生态环境舆论引导

Search documents
环保领域如何降低公众理解门槛?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回应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7 14:58
5月17日,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出席 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立足"坚持唱响主旋律、及时回应热点、转变话语体系"三大核心方向,通 过创新传播方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舆论引导效能。 "生态环境部坚持重大主题发布不缺位、例行发布不断线。"裴晓菲介绍,生态环境部已建立了"敞开大 门办发布"机制,每月发布会前主动征集媒体关注热点。 "我们新增微信公众号举报渠道,构建'举报-分办-处理-回复'闭环管理制度,鼓励公众举报企业违法排 污行为,共同参与社会监督。"裴晓菲表示,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回应了公众关心的"雾霾治理""环 保影响经济""一刀切"等近百个舆论热点问题。 推进专业术语科普化表达,要"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针对生态环保工作的专业特性,裴晓菲强调要"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裴晓菲解释道,生态环保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涉及很多物理、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像我们 工作中常讲的COD、VOCs、碳足迹等,虽然与公众生活有一定关联,但概念却不好理解。 他以臭氧治理为例,"用'在天为佛,在地为魔'的民间俗语,既讲清了平流层臭氧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