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经济双赢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餐”
Ke Ji Ri Bao· 2025-07-02 00:38
技术攻关:定制绿肥种植模式 原标题:"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餐"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张馨正 在广袤的西北旱区,贫瘠的土壤和匮乏的资源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 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更让这片土地一度陷入发展困境。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作制研究团队 联合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团队及其他岗站科研人员,以创新成果为西北农业解锁了 绿色发展的"生态密码"。 该团队的"绿肥与粮经作物协同增效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项历时多年的研究,通过创新绿肥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体系,成功突破了西北旱区耕地质量低下、化 肥依赖严重等发展瓶颈,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生机。 "我们就像给土地找到了'绿色营养师',有效实现了减药、提质、固碳。"团队负责人、甘肃农业大 学校长柴强介绍,团队创建的绿肥作物与主粮作物协同种植新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更实现了"以地养地"的生态循环,真正做到了减肥增效。 在甘肃农业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团队成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樊志龙正带领学生小心翼 翼地整理着一摞泛黄的田间记录本。这些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土壤数据、 ...
广西环江:粤桂协作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下一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深圳市宝安区将深化协作机制,聚焦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链向高 端化、智能化延伸,加强科技赋能,强化品牌培育,拓展大湾区市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粤桂协 作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江艳玲 罗惜翎 韦建松) 科技赋能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在生态保护与科技赋能方面,两地创新实施"林技入乡"专项行动,建立 "企业示范园+合作社实训基地+农户责任林"三级技术传导机制,培育44家示范户带动脱贫户增收。 2024年引入深圳无人机智巡模式,构建"林长+无人机"协同巡查体系,先后部署6套空港设备开发AI识 别系统,实现日均150公里自动化巡查,原本护林员7天的巡查区域,现在当天即可完成,推动"林长 制"向"林长治"转变。同时开展碳票试点,发放广西首批林业碳票1.98万吨,推动"林长制"向"林长 治"转变。这些举措既筑牢生态屏障,又为林农开辟增收新渠道,形成生态经济双赢格局。 筑巢引凤打造产业集群高地。产业园区建设与集群培育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以来每年粤桂资金超50% 用于林木产业发展,累计投入粤桂资金1.15亿元,建成9.7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占全县林木产业基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