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联防

Search documents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优化鸟防措施保障航空安全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05-08 02:06
鸟防工作人员运用卫星定位追踪技术,对机场外围的鸟类活动轨迹进行精准跟踪,成功追溯到机场西侧 3公里外的芦苇荡是部分候鸟的栖息地。场务队则建立了鸟类活动数据库,将每日收集到的鸟类种类、 数量、活动区域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气象数据,形成动态驱鸟操作流程。针对不同鸟类,采取不 同的驱鸟手段:对于对声音敏感的小型鸟类,使用声波驱鸟器;对于视觉敏锐的猛禽,则采用激光驱鸟 设备。 为持续掌握鸟类活动规律及周边生态变化情况,机场运行管理部开启"智慧鸟防"模式。在原有"1流动岗 +2固定岗 值班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升级为"1流动岗+ 5固定岗"的全覆盖防控模式。 组成"黄昏巡查组",每日17时至20时,驾驶搭载红外线监测设备的巡查车,沿28公里飞行区围界开展鸟 情调研及驱赶工作。他们利用望远镜、无人机等设备,详细记录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鸟类活动轨迹, 分析其觅食、栖息规律。例如,发现灰椋鸟群常在每日清晨6点聚集在机场西北侧的草地觅食,随后便 调整驱鸟策略,在该时段加强西北侧的巡查力度。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张如星、王诗莹 报道:春夏之际的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湛蓝的跑道上空时常掠过防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