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文化

Search documents
千秋节宴:影响千年的皇帝生日聚会|新知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12 00:48
(原标题:千秋节宴:影响千年的皇帝生日聚会|新知) 文博时空 作者:尹博 《诗经·小雅·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说那高大 的植物是莪蒿吗?不是莪蒿,而是青蒿。可怜的父亲母亲啊,生养我实在够辛苦的了!在先秦两汉,古 人是不过生日的,认为生日是父母的忧难日,感念父母的辛劳,不能高兴起来。 中国人高兴地过生日,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事了,唐宋时才逐渐盛行,变得普遍起来。在中国古代,老 人的生日最被重视,其次是未成年的小孩,再次才是中青年人。五十岁以下的人过生日叫做"过生",而 过了五十岁就要叫"做寿",岁数逢十了可称"大寿",故有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等说法。 清阿桂纂《八旬万寿盛典》附图 《八旬万寿盛典》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学士阿桂等人请命编纂,以记录乾隆八旬生日的盛大 景象,图绘部分为木刻版画,描绘了圆明园至西华门大街小巷庆贺圣节的太平场景。康熙帝亦有《万寿 盛典初集》,《八旬万寿盛典》为其篇幅更大的翻版。 虽说生日体恤父母辛劳的传统一直没有消失,隋文帝就在生日吃素并禁止杀生以报答父母恩情,唐太宗 因思念体恤父母也不过生日,但魏晋后古人对生日的看法还是主要用以庆祝和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