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市场安全隐患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 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一些机构管理松散、应急能力不足,导致儿童走失、受伤等事件 时有发生,而家长事后维权又常常面临重重阻碍。 该如何切实把好研学路上的安全关?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北京交通大学 数据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子君。 记者:安全本是研学市场的绝对底线,但我们调查发现,一些研学夏令营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始终未 得到有效解决,原因何在? 陈子君: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尚未完全成 熟,更关注体验过程,对潜在风险察觉不足,容易发生意外。 另一方面,安全风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实践中安全事故类型多样,既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 素。自然环境因素突发性强,甚至存在不可抗力情形,这种多元、隐蔽的风险来源大幅增加了防控难 度。 此外还有制度原因,即安全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晰。一场研学活动可能涉及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等多 类主体,任何一方的失位都会放大风险。但目前缺乏清晰的规范指引。在市场良性竞争尚未完全形成、 机构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