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碳负极产业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两大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7-17 08:59
硅碳负极产业化提速,两大项目传新进展! 近日,江铜硅瀛共青城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一期项目在江西省共青城市正式启动施工。 资料显示,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年产500吨。项目依托中试产线,整合科研团队与产业资源,致力于突破锂电材料技 术难题。目前桩基施工完成,部分厂房进入基础浇筑和土方开挖阶段,预计部分建筑8月前完工,其余12月底前交付。 往 期 回 顾 | 01 | | 电池三巨头围攻磷酸铁锂! | | --- | --- | | 02 | | 反转!这家锂电企业业绩暴涨12倍 | | 03 | | 宁德时代再发力Robotaxi | | 04 |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档11月8日广州 | | | 举办! | 此外,7月11日,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了浙江苍海禾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木质素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备案公示。这一总投 资2亿元的硅碳负极项目落子温州市苍南县绿能小镇,将为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注入绿色新动能。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9056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办公用房、门卫等计容总建筑面积为41786.9平方米。有关设施同步建设。 ( 来源: ...
新型硅碳负极产业化“变天” 杉杉科技如何领跑下一代电池赛道?
高工锂电· 2025-04-27 10:22
摘要 2025年, 头部电池企业开始启动 新型硅碳材料在动力电池方面的 大规模测试 与验证 。 2025 年,新型硅碳(多孔硅碳 /CVD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 酝酿 "变天"。 在消费电子领域, 3C 市场率先掀起应用热潮,众多高端手机品牌为突破续航瓶颈,纷纷将新型硅碳负极纳入供应链。 高工锂电获悉 , 2025 年初中国市场新型硅碳月出货量(按硅粉计)已突破 10 吨,这一数字背后,是消费电子对更高能量密度的迫切需求 , 当 折叠屏、 5G 、高刷新率等功能持续消耗电量,传统石墨负极的性能天花板已难以满足高端机型需求,新型硅碳凭借远超石墨的比容量,成为解决 续航焦虑的核心方案。 电动工具领域也在悄然切换赛道,新型硅碳凭借更高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加速替代传统硅碳与硅氧材料,重构小型动力电源的性能标准。 动力领域的变革同样迅猛。随着 46 系大圆柱电池进入规模化应用拐点,其对负极材料的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 大圆柱电池追求极致能量密度与结 构稳定性,而传统球磨法硅碳负极因膨胀控制不足,难以通过循环寿命测试。 与此同时,海外高端市场对 "高镍 + 硅碳"方形电池的需求激增, 国际 车企对续航超 1000 公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