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机构违法犯罪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私募管理人资质竟成犯罪工具?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机构“花式副业”产业链乱象
中经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昨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指出,部分私募基 金管理人利用其资质实施或配合开展违法犯罪活动。通报载明,部分私募机构为牟利肆意突破合规底 线,将管理人资质沦为非法集资、市场操纵、场外配资等犯罪活动的"通行证",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此外,通报还披露了私募机构违规销售伪金交所产品、超范围开展债券融资中介服务、自媒体"卖课"、 办公场所混同开展"算命""知识付费"等花式搞"副业"操作。 深圳证监局分析,发生上述情形的核心原因在于,相关人员合规意识淡漠,将私募基金管理人视同为一 般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主动偏离或者放弃主责主业,个别机构甚至沦为犯罪工具。 深圳证监局披露非法公开募资、"卖壳"参与非法集资、操纵市场、场外配资工具化、非法经营分仓交易 这五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一是设立大量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集资金。某股权类私募机构体内仅存1只备案基金,但设立数 十个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资,不仅募资规模巨大,还向投资者保本保收益,涉及人数众多,涉嫌 非法集资犯罪。 二是出借、出卖管理人资质,为不法分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便利。辖区多家管理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