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友谊

Search documents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美中当年并肩作战的历史仍在激励我们前行”——访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后代威廉·罗斯·坎滕伯格
Xin Hua She· 2025-09-07 11:00
"80多年过去了,美中两国当年并肩战斗、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仍在激励我们前行。这段历史不断 提醒我们,合作更富有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杜立特行动的美军飞行员罗德尼·罗斯·怀尔德的外 孙威廉·罗斯·坎滕伯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如是说。 坎滕伯格认为,80多年前他的外祖父在中国获救的经历,不仅是他家族记忆,更是美中两国人民在反法 西斯战争中留下的共同记忆。而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份共同 记忆更显珍贵。 1942年春天,怀尔德随杜立特行动队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打击后,在中国浙江上空因轰炸机油料耗尽被 迫跳伞,跌落在衢州山区的夜色中,幸得当地村民冒险相救,得以生还。 "外祖父生前常说,如果没有中国村民,他很可能没法活下来。"坎滕伯格说,"那时,帮助一个陌生外 国人意味着冒着全村被日军报复的风险。我们需要传承(中国人)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 坎滕伯格说:"当时,处在战乱中的中国人毫不犹豫地保护参与杜立特行动的美国军人,帮助他们逃离 日军的追捕。这种跨越国界的友谊精神,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坎滕伯格告诉记者,他和夫人近期将受邀访问衢州,参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和相关点位 ...
和平弥足珍贵,需要共同守护(国际观澜)
Ren Min Ri Bao· 2025-08-18 22:31
我的外祖父陈纳德将军,在飞虎队成立前就已与中国密切合作多年,为此后美中协同抗击日本法西斯打 下了基础。他的经历是两国间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真实写照,体现出超越国界和文化的理解与信任。外祖 父曾说:"我们建立的是一生的友谊。"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他的后代,我感到背负着一种责任 ——要在不同文化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1941年,陈纳德将军组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援华作战期间,2000 多名飞虎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在营救飞虎队员过程中献 出了生命。飞虎队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友谊与合作依然可能发生。秉持共同的信 念,美中双方携手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这是飞虎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过去20多年间,我有幸见到一些飞虎队老兵,并多次访问中国。每一次与飞虎队老兵的交流都让我深受 感动,不仅因为他们的故事,更因为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每一次访问中国,我都学到一些新的东 西——除了深入了解历史,也被人性中的温暖打动。我从中学到: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自己去看、去 感受、去思考。 如今,在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的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我不断 ...
“美中友谊需要下一代继续传递”——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贵州寻迹飞虎队历史
Xin Hua She· 2025-07-21 01:40
新华社贵阳7月18日电 贵州黄平旧州机场,二战时期的中美空军重要军事基地。"多年来,我一直 想来到这里,如今终于梦想成真。"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日前在此说,"这里就是见证美 中合作友谊的活历史。" 7月16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在贵州黄平旧州机场边的陈纳德将军雕像旁留影。新华社 记者 周宣妮 摄 代表团16日走进黄平县,探访旧州机场。在抗战时期,该机场被定位为"西南中心机场"之一。据了 解,旧州机场于1939年秋开始进行实地勘测、设计,共分三期建设完成。由于战事需要,1943年完成第 一期工程建设后便立即启用,至1945年3月才完全竣工。 7月13日至17日,杰夫·格林率团走进贵州,沿着飞虎队当年的战斗足迹,探访晴隆二十四道拐、黄 平旧州机场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等地。飞虎队全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 航空队",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二战期间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晴隆二十四道拐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是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历史地标。这条 约4公里长的盘山路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呈S形建成,曾是国际援华物资转运的核心通道与关键咽 喉,无数车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