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政分权壁垒
icon
Search documents
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纵横)
Ren Min Ri Bao· 2025-11-18 23:07
前不久参加一场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时,听到一位学者说起自家门口的一条马路,"一侧有隔离栏,另 一侧却没有。没有隔离栏的那侧,总有汽车违停,经常发生剐蹭事故"。同一条马路,为何不在两侧统 一安装隔离栏?这位学者道出个中缘由:马路两侧分属两区。A区不管,因为对面不属于自家管辖区; B区资金紧张,没法与A区一样。 类似问题并不鲜见。比如,中部地区某地的油茶和水果产业基地分属两镇,一边在属地政府推动下争取 到配套资金,修起水泥路和蓄水池,另一边却还是砂石路,灌溉问题也没解决。相邻之处,却因所属行 政区财政实力不一、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发展水平迥异。 交界处的"隐形墙",阻碍着要素合理流动。这些"隐形墙",说到底是行政分权壁垒与部门本位主义的表 现。如何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可从组织重构、明确机制、资源畅通三步入手。 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政策协调、服务联动,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各地实践来看,有的按照"产业 关联、区域相邻、便于组织"的原则组建产业链党委,有的由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公检机关、纪检 监察机关等建立联动工作联席会议,还有的在涉及跨区域重大项目时,以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成立建 设主体来推动项目落地。 ...
如何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
Xin Hua Ri Bao· 2025-11-04 08:09
笔者近日参加一场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时,听到一位学者吐槽起自家门口的一条马路,"一侧有隔离 栏,另一侧却没有。没有隔离栏的那侧,总有汽车违停,经常发生剐蹭事故。"同一条马路,为何不在 两侧统一安装隔离栏?这位学者道出个中缘由:马路两侧分属两区。A区不管,因为对面不属自家管辖 区;B区资金紧张,没法向A区"看齐"。 要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政策协调、服务联动,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换言之,得有个指挥中枢。谁来 指挥?从各地实践来看,有的按照"产业关联、区域相邻、便于组织"的原则组建产业链党委,有的建立 以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公检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主体为主的联动工作联席会议,还有的在涉及跨 区域重大项目时,大家以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成立建设主体来推动项目落地。 组织成立后要规范运行,还得靠清晰的权责制度设计,明确行政交界地带"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 管不好怎么办"等问题。比如,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审批、联合执法、应急响应等标准化流程,打破 信息不对称,降低协调成本,实现"1+1>2"的效果。监督和问责方面,也要建立跨越单一行政区的绩效 考核体系,引入上级督导或第三方评估机制,明确"有福同享、有责共担"的原则。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