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迁地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珍稀树种广西火桐迁地保护首次开花
Guang Xi Ri Bao· 2025-06-16 02:01
此次开花的广西火桐,是南宁树木园自筹资金林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对象。自2020年起,项目团队通 过普查与现场踏查,掌握种质资源分布状况,筛选并收集保存35份树种种质,建立30亩引种驯化试验 林。此次广西火桐迁地造林后的首次开花,为研究其迁地保护适应性、开展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了珍贵 样本,对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深远。(王艳群) 近日,一则喜讯从南宁树木园传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西火桐在该园引种试验林内迁地 造林后首次绽放花朵,金黄艳丽的花朵缀满枝头,宛如燃烧的金色火焰,令人叹为观止。 广西火桐隶属梧桐科火桐属,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珍稀树种。它树干挺拔,拥有"先花后叶"的独 特生长习性,每逢春夏之交,密集的花朵簇生于枝顶,绽放时绚丽夺目,极具观赏价值。同时,其发达 的根系在稳固贫瘠石灰岩土壤、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生态守护 者。然而,广西火桐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天然分布极为狭窄,仅零星分布于广西中部至南部石灰 岩地区,野外个体数量稀少,自然更新困难重重。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标准,它被列为极危 (CR)种,不仅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还在2021年被列 ...
江豚朋友圈持续扩大, 东南亚五国专家学习长江江豚保护经验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0 00:29
这个被唤作"方方"的小家伙,正是中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中一个意外又温暖的生命注脚——它曾因网箱内小鱼的美味诱惑奋力扑 腾,被眼尖的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工作人员余秉芳发现并收编,取名"方方",从此在保护区安家落户。 "方方!方方!"6月5日,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网箱内,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伊 姆·拉赫纳拿着小鱼,呼唤着江豚的名字。 方方栖息的天鹅洲,如今已是近80头江豚的乐园。然而时光倒流35年,这里仅有5位"开拓者"。1990年,当中国科学家首次尝试将这批 长江江豚引入天鹅洲长江故道水域时,全球尚无鲸类动物迁地保护的成功先例。令人欣喜的是,江豚在这里适应良好,还成功实现自然繁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伊姆·拉赫纳呼唤方方,给江豚喂食。 东南亚五国的代表交流伊洛瓦底江豚的种群现状。 支撑。 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蔡家奇指出,迁地保护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保种群体,避免物种灭绝,为自然栖息地恢复争取宝贵时间。天鹅 洲的实践数据,有力印证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从最初引入5头江豚,种群曾壮大至101头。尽管为支援其他保护区建设,先后输出51头个 体,天鹅洲核心种群仍稳健维持在75头左 ...
洞庭烟水阔 初夏麋鹿欢
Ren Min Wang· 2025-05-14 02:47
麋鹿"点点"。何佳丽摄 水有江豚,陆有麋鹿。"麋鹿的倩影"成为岳阳的一道亮丽风景。 麋鹿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麋鹿的重要栖息地之 一。 "为及时救助受伤、患病和受困的麋鹿,保护区建设了湖南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助避难中心,并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能够对受伤麋鹿 进行全面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东洞庭湖管理区办公室主任邹毅介绍,保护区还建立了完善的救护流程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救助信息后能够迅速 出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东洞庭湖地区汛期洪水频繁,对麋鹿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东洞庭湖管理区组织专业人员对麋鹿栖息地进行了详细勘察,根据地 形和水文条件,在麋鹿活动频繁区域修筑了两处度汛平台,分别为团洲生境避难岛工程和开发区芦苇场麋鹿安全台。 为提升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变化能力,2016年,岳阳从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16头麋鹿到东洞庭湖,与来自湖北石 首、北京南海子的另外两群麋鹿一起,开启了麋鹿迁地保护新试验。麋鹿的到来,填补了东洞庭湖区域没有大型哺乳动物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