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olicy Dividend
icon
Search documents
政策红利收实效 创投市场添暖意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4 17:13
诸多因素中,二级市场估值修复与退出预期改善是募资、投资回暖的核心逻辑。当前行业对多元化退出 机制的共识不断深化,创投机构普遍将提升DPI(已分配资本/实缴资本)作为核心目标,通过优化退出策 略为出资人创造回报,因此对项目的退出诉求尤为强烈。 不过,市场全面回暖仍需突破多重关卡,比如,市场化资金投资情绪有待进一步激活,长线资金入市规 模需持续扩大,IPO退出通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唯有实现"募投管退"全链条良性循环,机构投资者才能 真正释放投资动能,加大对硬科技领域的布局力度。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市场机制自我修 复,创投行业将向更具韧性、更富效率的发展新阶段迈进。 随着上半年创投市场关键数据陆续发布,行业人士对市场回暖的认知已从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数据支撑。 执中最新报告显示,上半年机构LP(出资人)出资规模同比激增50%,投融资规模降幅显著收窄,IPO退 出项目数量增幅超20%。多项核心指标集体反弹,标志着创投市场走向复苏周期。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成为市场修复的核心动能。从2024年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到2025年初国办1 号文,再到5月七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
转债市场走牛背后的逻辑与挑战
不过,从目前转债的估值来看,可转债市场的转股溢价率中位数接近30%,部分转债的转股溢价率甚至 超过100%。这种高估值状态源于供需失衡与资金驱动,但所谓的"稀缺性"并不会成为推动行情上涨的 决定性因素。 一般而言,存量规模锐减会导致筹码稀缺,短期内会刺激估值和价格抬升,但如果处于权益极度弱势阶 段,投资者也不会顶着高溢价继续配置转债,因为此时无论选择转股还是持有到期,对于投资者而言可 能都会产生亏损。从目前转债ETF的流通份额来看,在中证转债指数走高过程中,不少投资者已"落袋 为安"。 转债市场持续走牛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红利、供需失衡与资金配置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层面,资 本市场定位提升与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为转债市场注入强心剂。转债作为"股债双栖"品种,既可 分享权益市场上涨收益,又能通过债底属性提供安全垫,完美契合当前市场环境。 供需失衡成为转债牛市行情的核心推手。2024年下半年以来,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减,尤其是在去 年"924行情"后,权益市场大涨带动转债市场强赎概率提升,不少转债提前退出,转债市场存量规模由 2024年初的8700亿元以上缩减至目前6800亿元以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