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卫斯大林格勒》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艺作品中的二战故事】二战文学的跨世代回响
Huan Qiu Shi Bao· 2025-09-02 22:12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钱佳音 刘雅婷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舒怡 王婧瑜】 编者的话: "文艺作品中的二 战故事"系列报道第三期,《环球时报》记者邀请"50后"英国历史学者布坎南、"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徐则臣、"00后"越南留学生,共同讲述最触动他们的二战题材文学作品,及其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命 运的思考。 茅盾文学奖得主、"70后"作家徐则臣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关于二战文学的感 触和思考。徐则臣提到,在浩如烟海的二战文学作品中,有两部作品让他感触最深,分别是德国作家君 特·格拉斯创作的"但泽三部曲"第一部《铁皮鼓》以及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在1995年撰写 的《朗读者》。 "50 后 " 英国历史学者布坎南 从唐宁小说里发现被忽略的抵抗者 近日,《全球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53》的作者、美国佛蒙特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英国 历史学者安德鲁·布坎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二战文学的理解与阅读感悟。他 表示,尽管关于二战的书籍众多,但作为一名历史学者,若想深入了解西方视角下的二战历史,他特别 推荐英国历史学者大卫·切萨拉尼写的《最终解决方案:犹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