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北风光》(《华北是我们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个民族于至暗时刻发出的闪电(书里书外)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继。"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后,明星、联华等几大支柱电影公司被迫停产。但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中国电 影也进行着艰难的转变。家国危殆的现实面前,动员民众抗日成为进步文艺的迫切使命,电影仿佛一个 不谙世事的孩童,在家庭变故中迅速成长。声音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国产电影在社会现实和思想内容 的表现上有了更多可能。从无声到有声,从娱乐到担当,中国电影面貌为之一新。 1939年,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斗争生活的影片《老百姓万 岁》拍摄现场。 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供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80年来,不断 有电影去讲述和呈现中华民族经历的这场浴血抗战,很多人通过影像了解曾经的热血与硝烟。但少有人 知道的是,就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就在战争发生的当时当地,一批电影人用镜头冲锋,用胶片呐喊,用 光影记录下英勇不屈的抗争。这正是《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一书所要挖掘的。 战火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首先无疑是重创。以电影重镇上海为例,"一·二八"事变让成立不久的联华天 通庵制片厂全部毁于战火,开设于闸北、虹口的16家影院被炸,30余家中小公司因遭炮轰而难以为 《光影山河:电影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