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毛焰:在肖像中寻找灵魂的新写实主义者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8 06:01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毛焰的名字始终与"肖像画"紧密相连。这位生于1968年的湖南湘潭画家,以细腻如 神经末梢的刻画、冷峻深邃的灰色调,以及对人像精神性的极致探索,成为写实绘画领域的一座高峰。 他的作品既承袭了欧洲古典油画的严谨与诗意,又注入了东方文化特有的内省与克制,被评论家栗宪庭 评价为"放在欧洲任何博物馆的大师作品前都毫不逊色"。 自画像 1990 综合媒材 画布 X的肖像 1996油彩 画布 卡卡伦·坎贝尔 2010 油彩 画布 毛焰的创作始终围绕"人"展开。他坦言:"我的肖像绘画肯定不写实,有着自我主观概念、有感觉的东 西。"这种"主观性"并非对现实的背离,而是通过极端的技术控制,将人物从具体形象升华为精神符 号。 古典女子 1994 油彩 画布 毛焰深受戈雅、丢勒、维米尔等古典大师影响,认为"艺术家的个性无需刻意渲染"。他的肖像画弱化了 人物的社会属性,甚至剥离具体时代背景,仅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态与情绪。例如《托马斯 肖像》系列中,这位卢森堡友人的面孔被模糊的灰色背景包裹,眼神迷茫、嘴唇微张,仿佛游离于现实 与虚幻之间,成为画家探索人性普遍性的载体 记忆或者舞蹈的黑色玫瑰 1996 油彩 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