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学模》

Search documents
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7-01 23:47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 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大师剧绵绵不绝,一代 代复旦学子都能说出自己那个年代的"大师剧"。 清晨的阳光洒在土山湾的孤儿院门口,年过花甲的马相伯迎来了一个求学心切的年轻人——蔡元培。两 人初见,便因对知识的渴望而心意相通。24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成为蔡元培、马相伯的同路人,他们中有 后来振兴实业的黄炎培,有追求艺术巅峰的李叔同,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胡敦复……一个因教育救国而集 结的群体,就此走进历史的舞台。这是由29名演员与近百名工作人员打造的复旦原创校史剧《相辉》。 剧名"相辉"二字是马相伯老校长和李登辉老校长的合称。而在复旦的校园里,"相辉堂"也是各类顶级学 术论坛的举办地,来访复旦的中外学者,都会反复念叨"相辉"二字。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复旦人? 1905年,怀着"让孩子们有书读"的赤诚,马相伯倾尽家产,创办复旦公学。他主张"崇尚科学,注重文 艺,不谈教理",并提出不限年龄、学生自治的革新理念,使复旦成为那个时代有识之士投身教育救国 的实验田和爱国进步青年的汇聚地。李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