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技术

Search documents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博物馆的“千面新生”
Xin Hua She· 2025-05-17 12:36
博物馆的"千面新生" ■新华社记者刘亢、蒋芳、朱筱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建设高度重视,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 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强调"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 新时代的博物馆,正突破传统边界,从馆舍天地奔向大千世界;彰显个性魅力,从"千馆一面"迈向"千 馆千面",成为展示中华文明、教育服务大众、推动国际交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能量场。 (一)从"静态展陈"到"动态交互":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2015年2月,在西安博物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 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敦煌莫高窟有一个经典洞窟——第285窟,因为空间狭小鲜少对游客开放。如今,科技让洞窟"变大 了",游客还能来一场"飞起来"看洞窟的奇妙体验。 佩戴好VR设备,昏暗的洞窟亮起。轻轻一跃,飞天、雷神、伏羲、女娲等绘于四米多高窟顶上的形 象,纤毫毕现、触手可及;摇动手持设备,可以在敦煌古乐伴奏下敲响雷公鼓;结束参观,一段真人与 洞窟虚拟场景交 ...
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证据“现身”
Ke Ji Ri Bao· 2025-05-16 00:56
原标题: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证据"现身" 科技日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美 科学家利用高精度CT扫描技术联合对一件新发现的始祖鸟标本——芝加哥始祖鸟标本展开研究,首次 揭示始祖鸟的骨骼、软组织和羽毛等细节,为恐龙向鸟类演化提供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 《自然》杂志。 始祖鸟堪称化石界的超级明星,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它一直是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过去 16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这种古老鸟类充满好奇,但由于化石保存情况和技术条件限制,许多秘密一直 未被揭开。 2022年,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名为芝加哥始祖鸟的化石,这是世界上第14件始祖鸟标 本,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始祖鸟标本,大小与鸽子相当。"这件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骨骼立体,还罕 见地保留了皮肤、脚垫和羽毛等软组织,为研究始祖鸟的形态信息和生态适应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证据, 堪称始祖鸟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标本。"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胡晗说。 研究发现,始祖鸟的头骨形态介于伤齿龙类和其他白垩纪鸟类之间,这代表着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头 骨逐渐变得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