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避蚊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世卫组织发出警报,中疾控:没有人传人迹象
财联社· 2025-07-23 11:40
据央广网报道,广东省佛山市最新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 以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段蕾蕾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白天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如果有裸露皮肤,要涂抹含避 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家中要安装纱门 和纱窗,晚上睡觉时要使用蚊帐,必要时要配合电蚊拍、蚊香液等灭蚊。如果出现高热、关节 剧痛、皮疹等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专家日前介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 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我国于 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段蕾蕾表示, 基孔肯 雅热可防可控可治,没有人传人迹象。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 7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基孔肯雅热没 有人传人迹象 。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 ...
广东佛山顺德已确诊2471例,基孔肯雅病毒毒性如何,怎么防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0:25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常伴寒战);剧烈关节痛(多见于手腕、膝、踝、指/趾等小关节, 可迁延数月);2–5天后出现斑丘疹,多见于四肢及躯干;绝大多数患者5–7天即可恢复,个 别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 记者丨 唐唯珂 编辑丨季媛媛 7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 截至2025年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 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 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 主 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潜伏期1–12天,多为3–7天。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表示,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发布消息称,在一周之内确诊了478例基孔肯雅热。而这些 确诊患者都指向同一个源头——一位从境外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病毒跟随这名务工者入 境,又在本地伊蚊的传播下悄悄扩散,最终酿成一场本地暴发。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卢洪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