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珠峰脚下的红色之光
"咔嗒——"当第一盏应急灯在地震废墟中亮起时,国网定日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 队长旦达的对讲机依旧滋滋拉拉地裹着震颤的余波。 7月,定日县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加速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重建项目已核准开工,帐 篷、发电机、导线等60余吨应急物资等早已在受灾区域储备妥当。在这样的坚实保障下,旦 达和队员们的脚步更加从容有力。在挖掘机清理碎石的轰鸣声里,他们背着20多斤的工具 包,沿着平均海拔4300米的线路巡查。缺氧、风沙让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可每基电杆都 得仰头细看,每处接头都要用测温仪反复检测。"这里线路得再架高一点,防止施工碰撞。" 旦达在笔记本上画下隐患点,密密麻麻。 "党员就应该把最危险的地方当作阵地。"旦达的这句话,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每个人心 里。从1月7日到6月30日,800余次抢修、1400余次延伸服务的数字背后,是暴雨、积雪都无 法阻挡的抢修速度,更是重建工地上,老百姓对往后踏实生活的满满憧憬。 "莫啦(藏语:奶奶),我们又来啦。"旦达蹲在安置点板房里,手把手教着格桑莫啦如 何使用电暖器,嘴里还不断强调着电的安全。老人摸着电暖器的开关,看着旦达忙前忙后的 工作,眼里充满感激。"打完酥油茶一定要记 ...
麦田升起“电月亮”
芒种时节,麦浪鎏金,风过处千重浪涌。镰锋吻过,沉甸甸的麦穗儿低下了头,大地吹 响了丰年号角。 6月3日,随着5台联合收割机同时轰隆作响,芮城县种粮大户胡天妮正式开始了今年的 夏收工作。他今年种植小麦2000亩,为了抢在雨前收割,每天都要看下天气预报,这场与老 天的比赛,片刻也不敢松懈。 眼下,运城430余万亩小麦已进入收割关键期。今年"三夏",国网运城供电公司安排人 员提前巡视涉农线路和配变,大力推行带电作业,同时提供夜间抢收照明、烘干厂设备隐患 排查等多样化助农服务,全力保障颗粒归仓。 【责任编辑:刘澄谚 】 "夜间收割,照明是个大问题。"胡天妮心里犯起了嘀咕,"打电话给供电公司,或许他 们有办法!" 在接到胡天妮的求助后,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将系留 照明、移动应急灯等设备装车赶往胡天妮小麦基地。 到达胡天妮麦田后,已晚上七点半,太阳开始落山。队员们在田边支起了4台移动应急 灯,黑漆漆的麦田瞬间亮了起来。随后他们启动无人机并搭载系留照明设备,并与一台3000 瓦发电机接通,一人指挥、一人操作无人机、一人放线,在三人的密切合作下,这盏"电月 亮"徐徐升空,明亮的"月光"瞬间照亮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