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点价通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道丰收季的“考题”:中粮期货巧用“基差+衍生品”方案破解棉花产业链痛点
对于国内的棉花轧花厂老板们来说,近年的种植季风调雨顺、连获丰收,看着洁白无瑕的棉花,心中都 为丰收的农民感到高兴,但眉宇间又夹杂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 一边是田间地头大量码放齐整的籽棉"蛋卷",另一边,轧花厂老板们看着手机里每日跳动的红绿线条, 却时刻面对着"灵魂拷问"——收还是不收?国内棉花产量高、品质好,而轧花厂产能较大,如果不跟着 水涨船高的籽棉收购价抢收,收购量不足,就无法实现盈亏平衡;如果随行就市盲目跟着抢收,按照当 天籽棉价格,无论怎么算账,加工成本总是高于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在行话里,这叫"现货成本升水期 货"。 "用传统套保方法来管理风险,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状态了。"中粮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中粮祈 德丰商贸总经理冯昊坦言。 加工出来的皮棉,如果不套保直接销售呢?直接卖,等于在年度一开始就认亏,不甘心、怕踏空后续可 能出现的上涨行情;持货待沽观望等待,又担心价格继续下跌,库存不断贬值,风险又会持续放大。这 样的场景,每年都在不断上演,手握大量棉花库存的轧花厂主,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凭一己之力 难以自救。 当期货套保失灵时 要理解这种困境,需要先了解棉花产业链的独特运作模式。 棉花作为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