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盖亚空间探测器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宇宙级“乾坤大挪移”如何上演?天文学家揭秘热木星“奔赴”恒星之谜
Ke Ji Ri Bao· 2025-11-14 06:35
距离太阳50光年的宇宙深处,一颗名为飞马座51b的行星,正环绕着它的宿主恒星飞马座51"贴身"飞 行。这颗于1995年10月进入人类视野的行星,是人类发现的首颗热木星。 30年来,天文学家发现的热木星家族不断壮大,已达数百颗。然而,热木星从何处来,又是如何演化 的,依然是一个令人既困惑又极具吸引力的谜题。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系外行星课题组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 探测器等天文设备的观测数据,分析了123颗热木星与宿主恒星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约60%的热木 星是在恒星形成后约数千万年内到达恒星附近;约40%的热木星则是在数千万年到数十亿年间出现在恒 星附近。 随着宿主恒星年龄增大,环绕在其周围的热木星数量呈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恒星 年龄约20亿年处有一个明显的"拐点"。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 热木星颠覆传统行星形成理论,发现者曾获诺奖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度是天文学家了解行星"生命史"的坐标。在内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属于岩质行星,也称类地行星;外太阳系则分布着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它们体积 ...
星空有约|热木星“搬家”不是为了“取暖”
Xin Hua She· 2025-10-31 10:13
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谢基伟教授告诉记者,1995年10月,人类在一颗类似太阳 的恒星旁发现了行星飞马座51b,它距我们约50光年,大小和木星差不多,但与其宿主恒星的距离仅为 地球到太阳距离的约二十分之一,公转周期只有约4个地球日。 在人类发现首颗热木星30周年之际,南京大学谢基伟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等国内外天文设备的观测数 据,发现了这类高温气态巨行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热木星"搬家"到恒星附近不是为了"取暖",而是 与其他天体长期相互作用的偶然结果。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10月31日在线发表相关论文。 此次,研究团队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等天文设备的观测数据,定量分 析了123颗热木星与宿主恒星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恒星年龄增大,热木星数量呈下降趋势,但 这种下降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恒星年龄约20亿年处有一个明显的"拐点":前期减少得慢,后期减少得 快。 进一步研究发现,热木星分为"早来族"和"晚来族"。前者约占六成,在宿主恒星形成的最初几千万年内 便已"内迁";"晚来族"则是在接下来上亿乃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岁月里,与其他天体长期相互作用,偶然 被输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