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

Search documents
118件文物展品呈现明清文人风雅生活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11:58
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应妮)"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于7月1日在嘉德艺术中心正式对公 众开放。北京艺术博物馆甄选118件(套)文物展出,云集了董其昌、唐寅、陈洪绶、倪元璐、钱维城、 郑板桥等名家杰作,带领观众感受明清文人雅士艺术生活的独特韵味。 展览共分三部分,从书房空间、日常生活到审美实践,循序展开:"芸馆致知"聚焦明清文人书房,通过 古雅的案头清供、精雕的文房器具、珍贵的古籍善本去感受文人"雅俗之辨"的至高境界;"燕闲怡情"展 现了三五知己,林泉之下,琴书相伴的明代文人诗意生活;"文心所寄"则展现明清文人倾注于造物之中 的独立精神追求,他们亲自设计的茶器、印章及书画的笔墨之韵,不仅是物与心的浑然一体,更成就了 独一无二的"潇洒出尘之想"。 展览现 展览现 场嘉宾合影。 主办方供图 据悉,展览由北京艺术博物馆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将持续至9月10日。展期内主办方将陆续推出 与展览主题相关的讲座、美育活动以及文创产品等。(完) 开幕式现 场。 主办方供图 其中,唐寅的《江深草阁图》是北京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画面左侧空白处由上至下依次有沈周、吕 㦂的两段跋文都以长者口吻, ...
雕,磨炼的不仅是手上功夫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2:12
九〇后木雕手艺人陈嘉制作的木雕作品"四季平安"。 陈 嘉摄 凿的过程需要根据裂缝、木眼等实际构思,确保内外轮廓保持一致,达到环环相扣的效果。同时,还得 保证里面的木材薄厚均匀、表面光滑,但外面已经有个篓子了,刀的角度很有限,只能一点一点雕 琢。"在陈嘉看来,做木雕的过程非常打磨心性,磨炼的不仅是手上功夫,更是一颗耐得住寂寞、沉得 下来钻研的心。 龙虾蟹篓,篓是基础,虾蟹是关键。为了雕出惟妙惟肖的作品,陈嘉到饭店吃饭都不忘观察虾蟹,甚至 将虾蟹壳带回家研究。在废寝忘食的学习中,20岁那年,陈嘉独立雕刻完成第一件蟹篓作品。那些曾经 不看好她的人,对她刮目相看。 2018年起,陈嘉开始不定期在湘子桥、己略黄公祠制作和分享潮州木雕。与游客的交流互动,让她的视 野更开阔,也让她有了更多创作灵感。以往的潮州木雕作品多为大件艺术品,大家再喜欢也很难带回家 中观赏。为了让木雕走进生活,陈嘉决定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在她看来,木雕作品越小难度越大, 力度控制需要更加精细。打火机体积大小的小型龙虾蟹篓,便是她探索创新的最大成果。此外,她还做 了许多香薰、笔筒、梳子等小物件文创产品,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不仅如此,陈嘉还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