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Search documents
舞剧音乐需要“被看见”(锐见)
Ren Min Ri Bao· 2025-06-02 22:02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舞剧通过创新叙事方式、视觉表达和舞美设计等,完善戏剧构作,强化戏剧属 性,同时也在音乐上寻求拓展。曾几何时,有些编导不重视音乐创作,拿现成的影视音乐或者流行音乐 东拼西凑,这里剪一段那里剪一段,再丢给作曲家临摹,音乐沦为背景或过门,舞剧变成配乐舞表演。 如今,随着舞剧行业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编导对舞蹈与音乐、文学的关系愈加重视,这也 与中国"乐舞不分家""诗乐舞一体"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对舞剧创作来说,音乐与舞蹈只有齐头并进、 水乳交融,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实现审美最大化。 近些年,中国舞剧音乐创作成果喜人。尤其是一些现象级舞剧,音乐部分可圈可点,甚至成为舞剧成功 的重要因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音乐紧密贴合剧情,为悬疑风格铺陈底音,为正反人物声绘情 绪,时而紧张时而迷人时而哀伤。备受称道的"旗袍店""渔光曲"等多段主题音乐,融通中西音乐技法, 兼具叙事性与抒情性,深受观众喜爱。舞剧《只此青绿》的音乐选用中国五声音阶,古琴、古筝、鼓等 民族器乐与钢琴、吉他等西洋器乐的叠加,将音乐的体积感扩大,让经历斗转星移的千里江山在声音的 张力中气魄尽显。舞剧《红楼梦》中的音乐个 ...
朱洁静:舞蹈就像一双巨大的手托着我(人物)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2:12
舞剧《朱鹮》剧照。 朱洁静供图 但人生怎么可能没选择呢? 最早的路口,出现在1995年。自6岁接触舞蹈起,嘉兴姑娘朱洁静一头扎进舞蹈的世界。父母希望她安 稳,她却不惧挑战。1995年,不到10岁的朱洁静独自与少年宫的小伙伴们前往上海,报考上海市舞蹈学 校,从3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30个幸运儿之一。自此,她踏上一条属于舞者的路。 朱鹮,被称为"吉祥之鸟",是一种曾经繁盛、又曾宣告灭绝的鸟类。迄今全世界的朱鹮,均是20世纪后 期中国发现的7只朱鹮的后裔。 朱洁静,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舞台上,她脚步轻盈、舞姿灵动,演绎着朱鹮"涉""栖""翔"等姿 态,矜持、典雅、高贵,呈现并升华着万物的灵与美。 舞剧《朱鹮》,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舞台。此前,朱洁静已有8个月没演舞剧,她迫切 地想把自己浓烈的情感和盘托出给观众。 生活中的朱洁静善于表达。舞台上,不发一言,她能做到表达力更强。现实生活琐碎,舞台世界完美, 她说,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存在的印记。这些印记,"我没有刻意选择过,生命中从来都是这一条 路。"朱洁静说。 这条路,一开始就是倒计时。舞蹈是青春饭,黄金时期多不过10年。绝大多数舞蹈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