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保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支持商业航天发射活动,北京保险业护航“飞天梦”
该公司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将询价、磋商、招标等模式应用到航天保险采购中,为航天用户争取到了最优的保险价格与保险保障组合,早期的发射险费率高 达20%以上,如今成熟项目的平均费率已经降到4%到6%。 据了解,星河动力等商业航天公司在初创期,都会面临着几乎扼住其发展咽喉的难题——高昂且难以获取的航天保险。国际再保人对其技术成熟度存疑,且 航天保险市场普遍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行规":火箭的前三次发射,因其不确定性被视为高风险而难以承保,或需支付天价保费。因此,商业航天公司初创 期间的每一次发射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敞口和难以承受的保险成本。 6月14日15时56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记者获悉,作为 本次发射任务的保险经纪人,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组织国内10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了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第三方责任保险,还在国际市场上组织保险公 司提供了再保支持。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领域捷报频传。2025年3月17日及21日,星河动力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继完成谷神星一号(遥十)与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 火箭发射任务,在五日内实现双箭连发 ...
“保险+科技”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中国太保护航第十届中国航天日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3:40
天眼赋能: 卫星科技重塑保险风控版图 中国太保创新运用卫星技术,突破传统保险边界,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依 托卫星遥感与GPS定位,实现大型工程全周期动态管理:承保前评估选址风险,建设中监控 工程隐患,灾后快速生成损失图谱。 针对部分地区因资源开采或地下工程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难题,创新引入DI nSAR技术,以毫 米级精度监测地表形变,构建"卫星遥感+地面监测+BIM模型"三位一体网络。在轨道交通项 目中,该技术成功预警隧道沉降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通过将航天技术深度植入保险场景,中 国太保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到"风险管理者"的跨越,将这一原本主要应用于科研测绘领域的 技术,成功转化为创新的商业风险管理工具。 面向未来,中国太保将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在科技与 金融的交汇点上持续开拓,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更坚实的风险保障,并持续探索卫星技术赋 能百业的无限可能,以创新实践书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融合篇章,为全球可持续发 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太保不仅将专业的风险保障延伸至浩瀚太空,为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壮丽腾飞保驾护航, 更将来自星辰的"天眼"——卫星技术,巧妙地引回 ...
中国太保护航第十届中国航天日活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3 13:40
中国太保不仅将专业的风险保障延伸至浩瀚太空,为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壮丽腾飞保驾护航,更将来自星 辰的"天眼"——卫星技术,巧妙地引回地面,赋能自身的风险管理,开创性地丰富了前沿科技的商业应 用图景。 护航星途:中国太保为中国航天注入"定心丸" 中国太保自1991年成立以来,便始终与中国航天事业同频共振,以保险力量为每一次探索保驾护航。上 世纪90年代,中国太保参与承保亚太通信卫星等国际项目。1995年亚太二号卫星发射失败后,在50天完 成1.62亿美元赔付,比国际惯例提前50天,这赔出了中国太保的信誉,也确立了中国太保的市场地位。 1997年,作为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CAIP)核心成员,中国太保为长征系列火箭及风云气象卫星等国家重 器提供保障,覆盖90%以上国内航天项目。2004年,中国航天保险市场迈入商业化运作新阶段,中国太 保首席承保风云二号C卫星发射及在轨险,打响了市场化运作后的"第一枪"。自此,中国太保在航天保 险领域的服务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高达65亿元人民币。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航天日活动将在上海开幕。作为我国航天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