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章经

Search documents
找 PMF 就是要做没壁垒的事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9-28 14:05
我们这两年所有的 AI 内容里面,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跟 Albert 去年做的那一期 ( 拒绝三亿美金 offer 的人 )。 今天终于又把 Albert 请了回来,他做了一年多的 AI 产品,对 AI 的本质,以及当下创业的方法,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知。 曲凯 :从上次对话到现在,过去了刚好一年,这一年里,关于 AI 创业这件事,你有没有什么核心的认知和发现? Albert :当一次新的技术浪潮来临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 在行业早期的时候,相对清晰地看清楚中长期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然后长期去投入。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1)所谓的「AI 行业」的长期关键要素是什么? 2)因为 AI 的出现,各行各业的哪些长期关键要素会发生变化? 第一个问题还是要回到 AI 本身的性质上去。 我认为它的答案,也就是 AI 作为产品的性质是: 「通过数据,提升模型的交付能力,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它不是通过迭代服务,不是通过创造内容,也不是通过增加更多的软件功能,而是通过「数据」。 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针对于你的业务场景,你怎么评估交付的质量?你怎么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不管是数据类型,还是数据规模… ...
C.AI 被收购的宿命论与万恶的 Scaling Law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8-18 13:52
聊 C.AI 不能只聊 C.AI,更不能只聊陪聊类产品,因为这些都是表象。如果从背后更深一层的商业逻辑来看,我们就会发现 C.AI 被收购几乎是一种必然,这就是 典型的个体在整个商业世界运作规则之下的命运轨迹的缩影。 但同时,你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我该如何把陪聊类产品包进我的模型故事里。 那在 23 年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如果你是 Noam,有那么好的背景和市场机遇,你在定位自己的时候,会说自己是一家应用公司,还是说自己是家模型公司呢? 当然是模型公司,不然应用做得再好,凭什么能一上来就估值十亿美金?以及有一个 AGI 的大故事难道不比做一款厉害的陪聊产品更性感吗?何况有这么好的背 景,不做大模型不就浪费了嘛。 到了 2023 年初,C.A I 获得了 A16Z 领投的一轮融资,那时候很多媒体的标题是 "0 收入,10 亿美元估值"。 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AI 的三大 2C 产品就是 ChatGPT 形态、Perplexity 类搜索以及 C.AI 类陪聊,所以可以看到现在最红海的市场就是大模型类产品、AI 搜索 和 AI 陪聊。 于是,你会发现,2022 年 12 月 5 日,在 Character.AI(以 ...
C.AI 被收购的宿命论与万恶的 Scaling Law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8-18 13:52
聊 C.AI 不能只聊 C.AI,更不能只聊陪聊类产品,因为这些都是表象。如果从背后更深一层的商业逻辑来看,我们就会发现 C.AI 被收购几乎是一种必然,这就是 典型的个体在整个商业世界运作规则之下的命运轨迹的缩影。 最近很多人在谈论 C.AI 被收购的问题时都有很多迷思,我们先来陈述几个事实: 1)这笔交易是一种以授权协议变相进行的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绕过反垄断的监管 2)C.AI 始终标榜自己是家底层模型研发公司,而非应用公司 Character.ai 是一家全栈通用人工智能 ( AGI ) 公司。 其实 C.AI 的结局几乎从这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就是当 "全栈" 这个词出现的时候。 3 )最终交易完成后近 30 人的底层模型开发人员加入 Google,剩下 100 余人跟产品相关的团队剥离出来留在 C.AI 所以,C.AI 被收购其实和他产品做的如何或者陪聊类产品形态成立与否等都不相关,而要真正读懂 C.AI 的故事,还是要从他的创始人入手,因为公司的结局取决 于其每一步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创始人经历和性格的缩影。 C.AI 创始人 Noam Shazeer 是 transformer 论文的八个作 ...
对谈汪华:AI 有 50% 几率成就十倍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8-11 14:30
汪华是我过去十多年里见过的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他从 2009 年开始参与创新工场的创立并坚定地笃信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机会,这 比移动互联网元年还早一年,比大众对移动互联网形成共识还早四年。他在 2011、2012 年出来布道的很多文章到现在回看都非常准 确,而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几个月他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为 AI 站台。 在这次对谈中,我们再次把 AI 和移动互联网做了比较,梳理了 AI 发展的机会和演进路线,也不可避免地聊了很多 AI 和一级市场面临 的问题,但不论如何,正如汪华结尾所说,对 AI,我们的内心都是火热的。 曲凯: 我发现你今年又开始对外声了,我记得你 11、12 年经常出来讲移动互联网,后来的很多年都比较低调,直到今年又愿意出来讲 AI 了,你是看到了什么变化吗? 汪华: 我本身比较宅 (笑),平时不太爱抛头露面。11 年是实在没办法了,当时大家普遍不太相信移动互联网的前景,所以我抛出「移 动互联网的三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是互联网的十倍」这些观点,希望能拉齐大家的认知。 去年没出来是因为我发现 AI 身边所有人都相信,而且信得比我还狠,我出来讲反而会变成保守派了,但今年我发现 ...
上半年 AI 市场有多差?为什么机构出手这么少?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7-21 13:50
Q1. 今年以来,AI 市场的温度在如何变化? A: 今年上半年,整个一级市场(尤其是 AI 领域)之差可以说是十年所未见。 AI 赛道从去年 3 月左右开始火起来,下场创业的很多都拿到了融资,但 9 月之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原因我们在去年的 年终总结 里也有写 过)。到了今年,市场还在进一步变冷,从 1 月到 5 月,拿到主流机构投资的 AI 公司不会超过 30 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追加轮次的公 司。 这个数字大概是十年前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市场的融资难度提高了百倍。在这个数字之下,绝大多数人的任何选择和努力都是无效 的。 Q2. 为什么机构出手这么少?是他们需要更多时间跟踪和学习吗? A: 我们接触了这么多机构,其实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出手: 1)讲大故事的是否能做出来?AI 能做到吗?大厂竞争怎么办?大模型做了怎么办? 2)现在能赚钱的、有数据的,会不会不够 AI?是不是太像生意?市场是不是不大? 3)AI 未来到底会怎么发展?甚至大模型到底行不行? 其实说穿了,就是现在这件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机构如果仍然在之前的评价体系里,就一定是无法出手的。 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说大家 对于这事的了解还不够 ...
张津剑:投资中的高频与低频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6-02 14:02
这是绿洲资本合伙人张津剑有关《信号与噪声》系列的第五篇内容,也是我们播客自开播以来分享量最高的一期内容。 在张 津剑看来,每一次科技革命本质上都是一次频率的跃迁,而 AI 会把这个世界的频率再拉高一个量级,世界会进入一个困难模式,或者像很多人感受到 的,它似乎已经进入了困难模式。 在这篇文章里,张津剑从信号学的角度系统地拆解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他的解法 。 如果是说 5 年是一个周期,从 2018 年末分享《 投资中的信号与噪声 》到现在,刚好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中,我们一方面正在经历人工智能带来的确定性 创新,同样也在经历全球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变化。过去这 5 年,大家可能会有几个类似的感受。 第一,世界变难了。 过去喜欢玩魔兽争霸,里面有三个选择:简单电脑、困难电脑、疯狂电脑。这几年,不知道是谁把世界从困难电脑调整为了疯狂电脑。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创业潮 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创业在变难。 首先是创业者的质量,这波创业者素质比过往要强很多,特别是很多 95 年左右的年轻创业者,无论是他们的学识、能力,还是底层的安全感和对全球化的信心, 都比 10 年初遇见的创业者高出很多,这可能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塑造的,要从这批 ...
AI、人、生命力 | 对谈绿洲资本张津剑
42章经· 2024-06-02 14:02
曲凯: 那生命力高的一些实际表现是什么?尤其对创始人来说? 张津剑: 我觉得一个有生命力的人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对外实事求是,对内爱自己。 这是本期播客文字稿的第二篇,在分享的后半部分,我们继续围绕 AI、人、生命力展开了一些问答讨 论,包括到底如何理解一个人的生命力? 在我们各自眼中,一个最好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怎么看 AI 的发 展与未来的市场等等。 希望这期内容能够 超越 商业 和 AI , 为每个人的人生 带来更广泛的启发和释然 。 曲凯: 「生命力」是你价值观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在你看来,生命力到底是什么? 张津剑: 我觉得生命力是每个生命最本真的那个能量体。它是你每天早上起来那一刻所感受到的,那一点点 本能的、向上向善、和万物链接的能量和愿望。 曲凯: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生命力? 张津剑: 每个人都有。 「实事求是」这个词听起来很俗气,但你会发现很多领袖级的人物这个特征都很明显。 对事实求是的人而言,你夸他也好,骂他也好,说他想听的也好,说他不想听的也好,他都不会代入「我」去 衡量自己的感受。他的反应会是,你说得对,我们马上改;你指出了很关键的问题,是我疏忽了,我们一起来 解决。他们像机器人一样 ...
活动报名:我们凑齐了 LCM、InstantID 和 AnimateDiff 的作者分享啦
42章经· 2024-05-26 14:35
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多模态生成,扩散模型,一致性模型 代表工作有 LCM, LCM-LoRA, Diff-Foley · 王浩帆 硕士毕业于 CMU,InstantX 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一致性生成 代表工作有 InstantStyle, InstantID 和 Score-CAM · 杨策元 42章经 AI 私董会活动 文生图与文生视频 从研究到应用 分享嘉宾 · 骆思勉 LCM、InstantID 和 AnimateDiff 这三个研究在全球的意义和影响力都非常之大,可以说是过去一整年里给文生图和文生视频相关领域带来极大突破或应用 落地性的工作,相信有非常多的创业者都在实际使用这些作品的结果。 这次,我们首次把这三个工作的作者凑齐,并且还请来了知名的 AI 产品经理 Hidecloud 做 Panel 主持,届时期待和数十位 AI 创业者一起交流下文生图、文生视频 领域最新的研究和落地。 PhD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方向为视频生成 6/01 | 13:00-14:00 (周六) 北京时间 美西时间 5/31 | 22:00-23:00 (周五) 活动形式 线上(会议链接将一对一发送) ...
AI PMF 系列:赚到 RMB 的 AiPPT、赚到美金的 ACE Studio 和赚到留存的捏Ta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5-26 14:35
如果要给 23 年的 AI 市场一个关键词,那肯定是 "大模型",聚光灯和大家的注意力、钱都投向了那几家大模型公司; 而如果要给 24 年的 AI 市场一个关键 词,则一定是 PMF。 如果没有 PMF,AI 就会沦为一个 bubble。 所以 PMF 会成为今年,甚至未来几年越来越重要的关键词。 去年大家投了很多背景优秀的创始人,最后能 deliver 结果和产品的却很少。很多人开始质疑 AI 到底行不行,市面上到底有没有有产品、有收入、有留存、有 PMF 的公司?而我们则渐渐开始看到一些 AI PMF 的影子。所以今年我们会开启一个新系列,每期对话几位验证了 PMF 的 AI 公司创始人。 本期是 AI PMF 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将介绍 AiPPT、ACE Studio 和 捏Ta 三款产品及其公司。AiPPT 上线半年单月收入达到数百万人民币,验证了国内付费 PMF; ACE Studio 开启付费半年,目前海外收入单月几十万刀,在海外验证了付费 PMF,而 捏Ta 则是已经有了超出互联网时代平均水平的用户留存,验证了国内的用户 使用行为 PMF。 我们仍然坚信 AI 最重要的时间点就是 24 年和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