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托邦
icon
Search documents
滥用理性往往导致巨大的灾难
Sou Hu Cai Jing· 2025-05-05 16:19
哈耶克是一个从不用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但我读了他的著作后,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 我自己也讲不清为什么会有这种从来没有 的感觉,但我相信,大多数人读了他的书,对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入骨髓的变化。 1974年瑞典国王致哈耶克的诺奖颁奖词: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 已故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说: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而无孔不入。 我是一个有一套独特经济思想的人, 对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没有崇拜感,对其中几位,还觉得他们是很难值此获此殊荣的,而且我是个对科学方法有嗜好的人,对那些非数学的思想从 来不重视。 解读哈耶克 文 | 杨小凯 来源 |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人类社会是自发形成的 而非设计出来的 可见,一个自由的社会与一个乌托邦主义国家的差别,一是在自由社会中,制度和秩序是自发形成的,不可能由少数思想家设计。二是自由社会中的制度 都是一些游戏规则,人们只对游戏规则是否公正做判断。 而乌托邦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事先规定了谁应该是胜者,什么应该是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 因此在乌托邦主义制度下,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将他们的欲望强加于其他人。试想想,一 ...
第一次踏入湾区,我才发现美剧演的根本不是讽刺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7 02:06
来源:INSIGHT视界 2016 年怀着学术梦来的美国,科技大厂一直不在我的人生叙事中。 直到上周,才第一次去硅谷,从一个旁观者慢慢成为参与者。 好歹也在美国工作了三年,我自然对大厂是有想象的。但,在我的建模里,所谓的"大厂文化"只是更高薪、更卷的另一种公司生活而已。 都是corporate life, 能有什么不同? 但是,两天在Menlo Park做Orientation,又在第三天去了趟Mountain View。 半周,斯坦福、Meta、Google都逛了一圈后,我不得不重新对自己脑海中的「大厂」建个新模型。 本篇正文写于3月19日,从三番回纽约的飞机上。 《硅谷》这剧,我刷过两遍。 前几集就吸引我 binge watch 的,是它的设定:大厂员工有一天搞出个大事情,技术牛逼就是好啊,能筹钱、创业,看起来马上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但后来发现,前三季它一直在上演《破产姐妹》式的剧情。 眼看着要成了,又在某个环节掉链子,推倒重来。「主角团什么时候才能逆袭」的钩子,吸引着我看到了最后。 剧里的湾区文化,看起来像一种调侃: 比如,剧情刚开始,男主去看心理医生。医生给咨询一番后,竟推销起自己的创业计划 男主又跑 ...
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
Yi En Zi Xun· 2025-03-12 09:21
2025 年轻人 文 娱 消费趋势图鉴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Trend 图片来源:@REDstudio影像科 2025年 艺恩出品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重塑文娱消费的版图。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 者、创造者和分享者。 他们追求沉浸式体验,在沉浸式戏剧中逃离现实,在剧本杀中体验人生百态,在乙游里编制爱情; 他们渴望精神远方,在逃不出的现实生活里用真实的剧综实现即时满足;与此同时,快节奏的生活也催 生了年轻人对"碎片化学习"和"速食内容"的追求。 他们利用通勤时间听播客学习新知识,在短视频平台 获取资讯,用十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他们渴望高效地获取信息,快速地提升自我,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 更丰富的内容。 01 沉浸式体验 02 04 碎片提升 05 速食主义 图片来源:@只洒一些脱 图片来源:@西耶谢 在兴趣中寻找自我,在多元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年轻人们正在赋予着文娱产业及品牌营销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廖上觉和廖下觉 CON- TENTS 女性叙事 03 精神乌托邦 图片来源:@碳酸饮料拜拜 图片来源:@顶尖海报(DinDesign) 图片来源:@FORN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