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暴哮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山西太原雷暴天气导致哮喘病人增多 防护要点来了
Yang Guang Wang· 2025-09-10 09:23
央广网太原9月10日消息(记者张洁 见习记者尹琳岑)9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遭遇雷暴天气,随后多家 医院接诊了大量因雷暴诱发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据山西白求恩医院统计,从当晚11时至次日14时,该院 共接诊超过1000例因雷暴天气导致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其中多数表现为"雷暴哮喘"。 什么是"雷暴哮喘"?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公众应如何预防与应对?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业人 士。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通常伴随暴雨、闪电和强风)过程中或之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集中出 现哮喘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的现象。临床表现与一般哮喘发作类似,包括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 等,症状可能突然出现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该现象主要与花粉过敏 有关,雷暴中的强电场和潮湿环境可使花粉颗粒崩解为更细小的微粒,更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急性支 气管痉挛,从而诱发哮喘发作。 "此次就诊患者中,儿童、中青年占比高,另有孕妇患者。绝大多数此前已确诊过敏性鼻炎,但未予足 够重视,雷暴后突然出现鼻塞、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等症状,遂紧急就医。"山西白求恩医 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张焕萍表示,多数患者的过敏诱因与夏秋季花 ...
雷雨一来就咳嗽气短 过敏人群警惕雷暴哮喘
Yang Shi Wang· 2025-08-23 09:18
雷暴哮喘是在雷雨天气或紧随其后暴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咳嗽、气短、胸闷,常常是群体性发 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因为雷暴天气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的花粉,包括一些霉菌也是繁衍 比较旺盛的这样的一个季节,那种强的气流的话,会把这些植物的一些花粉,然后包括我们一些真菌的孢子会吸入到我们大气上 层。因为有雷电的原因,体积相对比较大的花粉或是孢子的话,就会被大量地打碎成碎片,一般来讲直径就在2—3个微米左右, 其实正好特别适合我们呼吸道吸入的这样的一个直径,很多人的症状就会被激发起来。 央视网消息:近期,多地出现雷电、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些人一到雷雨天就咳嗽气短,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提醒,有哮 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警惕雷暴哮喘。 医生提醒,儿童气道更为敏感、狭窄,老年人常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一旦发生雷暴哮喘,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出现这种天气的时候,可能一方面我们尽量要待在室内,然后要紧 闭门窗,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空气净化的设备。另外如果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要把我们外面的衣物及时脱下来,及时地去 清洗,然 ...
科学与健康丨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Xin Hua Wang· 2025-08-05 09:31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 雷暴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 需科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 水域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 人因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 说,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 雷暴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 起哮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雷暴天气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脑梗等 心脑血管急症。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研究表明气温、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 指标波动及情绪应激。公众需提高警惕,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还表示, ...
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专家提醒
Xin Hua Wang· 2025-08-04 09:2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understorm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tailored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populations to mitigate these risks [2][7][11]. Group 1: Health Risks from Thunderstorms - Thunderstorms pose multiple health risks, including direct dangers like lightning strikes, which result in 24,000 to 30,000 deaths and 240,000 to 300,000 injuries globally each year [2]. - Thunderstorm asthma is a growing concern, as increased humidity before storms can cause pollen and mold spores to swell, leading to allergic reactions and asthma exacerbations [2]. - Sudden change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during thunderstorms can trigger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particularly in vulnerable populations such as the elderly [7]. Group 2: Recommendations for Protection - Individuals should closely monitor weather forecasts and avoid outdoor activities during thunderstorm warnings, seeking shelter in buildings with proper lightning protection [8]. - For those with asthma or allergies, it is advised to close windows and use air purifiers before storms, and to have emergency medications readily available [8]. - Caregivers of vulnerable individuals should enhance home safety, remove hazards, and prepare emergency plans to address potential health risks during thunderstorms [9]. Group 3: Community and Systemic Measures - Establishing a refined management mechanism at the community level is crucial, including real-time health monitoring for high-risk individuals [10]. - Public spaces should enhance protective measures, such as installing lightning warning systems and clear evacuation signage [10]. - Upgrad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to provide precise and timely warnings us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is essential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10]. - Medical institutions need to improv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 ensuring adequate supplies and training for handling storm-related injuries [10].
科学与健康|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Xin Hua She· 2025-08-04 09:24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雷暴 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需科 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水域 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人因 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 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雷暴 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起哮 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雷暴天气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脑梗等心脑 血管急症。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研究表明气温、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指标 波动及情绪应激。公众需提高警惕,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还表示, ...
唠“科”话丨打个雷就喘不上气?专家支招应对“雷暴哮喘”
Xin Hua She· 2025-04-12 23:18
新华社重庆4月12日电(记者周闻韬)春季气候变化快,雷雨天气逐渐增多。近日,重庆多地发生雷雨天气,医院接诊雷暴哮喘患者数量明显增 加。那么,什么是"雷暴哮喘"?高发人群及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医院相关专家。 4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中医院陆续接诊300多例因雷暴天气导致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我从没想过打个雷能让人喘不上气!"45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患有多年过敏性鼻炎,凌晨雷雨初起时突感喉头水肿、呼吸费力。据统计,雷 暴哮喘患者年龄一般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 专家提醒,雷暴天气对过敏人群而言是明确的健康风险信号,患者就诊高峰通常出现在雷暴开始后1小时,但危险期会从雷暴前2小时持续至雨后 3小时。在此期间,过敏体质者应紧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必须外出时,需佩戴N95口罩,避免在树下停留。 图为4月11日凌晨,雷暴哮喘患者在重庆市中医院排队就诊。新华社发 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科主任罗真春表示,出现雷暴天气时,有哮喘、慢性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