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与博

Search documents
为何党史研究者还要具有“门外汉”的眼光?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10 02:4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党史研究是一项专业工作,正因为它的"专",所以才要看到"博"的重要。因为专做此事,眼光容易只注 视在本行,跳不出习惯的范围。于是在研究中,许多事见惯了,反不去寻思它的意味;倒是"门外汉"伸 头向里一望,有时竟能看出问题来。因此一个党史研究者,不仅要掌握本门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门 外汉"的眼光。这才是社会需要的贯通之才。所以我们培养学生,就要一面指出"偏专"的害处,"不治将 恐深",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一面说明"博通"的好处,这犹如朝阳产业里的本金,将来是可以一本万利 的。 "专"之流弊:局隘、破碎 1927年梁启超给在美国读书的儿子梁思成的信中说:"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 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同样地,1941年毛泽东给在苏联读 书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也讲了类似的道理。他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 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 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这些都说明"专"的弊端和"博"的益处。 这在学术研究中也有体现。今日学术的专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