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艺复兴时代

Search documents
从欧阳修写得最痛苦的一篇文章,看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
Hu Xiu· 2025-07-05 04:12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五月,一代伟人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在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 岁。消息传至京城,内外震悼,朝廷特意辍朝一日,以哀恤这位天下士大夫共同的精神领袖。 当年十二月,范文正公被安葬于河南府(即洛阳)尹樊里万安山下。早在他染病不起时,仁宗皇帝便不 时派人前往送药和探视;得知他伤逝后,仁宗感伤嗟叹许久;到下葬时,皇帝又为他的墓碑御笔亲 题"褒贤之碑"的碑额。 为这位后世公认的"有宋第一名臣"撰写一篇叙述他一生事迹的神道碑,就成了一项无比光荣而沉重的使 命。 它自然落到了欧阳修身上,但这并不全然因为他是一时天下共推的文坛宗师。 一 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在一个多世纪前发表的论文《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指出,唐宋之际,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是中国"中世"和"近世"的转变期。这种"唐宋 变革论"有力地影响了日本和中国史学界几代学人。 内藤的弟子宫崎市定在《东洋的文艺复兴和西洋的文艺复兴》中对宋代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 域作了广泛的分析后进一步提出,宋代早于西欧数百年就出现了"东方文艺复兴时代"(《东洋近代 史》)。 法国知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