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
Search documents
亚辉龙(688575.SH):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Ge Long Hui A P P· 2025-11-17 10:54
CD146 最早被发现于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细胞上,后研究发现CD146存在膜型和可溶性两种 形式,其中膜形式的 CD146 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上,起到血 管发生发展、细胞黏附迁移、免疫应答及细胞分化等作用。膜型 CD146 的胞外区经过金属蛋白酶切割 等生理过程,从细胞表面脱落进入组织液中,形成可溶性 CD146(soluble CD146,sCD146)。sCD146 与膜型CD146 相比,缺失胞内区域和跨膜区域,其余结构与膜型 CD146 相同。研究表明,在多发性硬 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病人中,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中的膜型CD146表达 升高,同时由于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增加等因素,脑脊液中sCD146 的浓度明显升高。在中枢神经系统免 疫性炎性脱髓鞘病人的脑脊液中,sCD146 的浓度与多种炎症因子(如TNFα、IFNγ、IL-2、IL-17A 等)的浓度呈正相关,且相较于其他与疾病进程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金属蛋白酶(MMP2、 MMP9)、可溶性粘附因子(sICAM、sVCAM)、炎症因子(LI-1β、IL-17A、IL-10、I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