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行走”的麦糊烧(多味斋)
Ren Min Ri Bao· 2025-05-11 22:30
作为"行走的点心",麦糊烧也有"行走的味道"。如今,许多地方似乎都能见到麦糊烧。在上海工作的女 儿春节回老家,制作麦糊烧总是减了精盐,偏好兑入白糖、鸡蛋、奶粉,有时还蘸着果酱。而在北京工 作的外甥女,会加入辣椒、火腿丁、蒜末,就着咸酱吃,说这样吃起来才带劲。一道美味,就是一双抚 慰乡愁的暖手。她们没有忘记老家的麦糊烧,但又打上所在城市生活的烙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2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 江浙一带一俟进入夏天,黄梅季节也不远了。小时候,祖父最爱唠叨的一句话就是:"这黄梅季呀,让 人恍恍惚惚的,胃口也差了些,得提提神了。"祖母总是乐呵呵地接过话茬:"是想麦糊烧了吧?" 在江浙一带,麦糊烧被称为"行走的点心",行走中,它开枝散叶,留下了独特的文化与情感链接。小时 候,我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小山村祖父母家,没少吃麦糊烧。麦糊烧备料方便,面粉、青葱、菜籽油等 就地取材。加工也简单,一搅一摊一翻之间,就能出锅享用。"双夏"季,它是田头劳作的一道"快递"点 心,这时节,祖母制作得比平日用心。一张张圆形麦糊烧,夹着蒸熟的梅干菜,或切成丝状的榨菜,或 镇上酱菜厂出产的什锦菜,卷成条,切成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