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7 0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了解,"AI试炼场"由南京大学携手超星、阿里云共同打造,承续南大"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旨在 推动AI时代通识教育从重知转向知行合一。平台通过丰富的AI智能体矩阵、强大的智能体开发平台、 安全可靠的云端算力、深度融入教学科研的AI知识库,构建师生在AI场景下的学习、实践、使用、创 造、共享新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吕建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改革应贯通知识、思维、创造、 知行、做人,全面强化师生的主体性和责任心,有机融合"通"和"育",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 度上平衡好教育的慢变量和人工智能的快变量,一体化推动教育的变革与重塑。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深耕实践。"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 长、匡亚明学院院长王骏表示,期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搭建起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交流平台,建立 产学研跨界交流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最佳实践案例"。(完) 中新网南京7月7日电 (孙闻宇 徐珊珊)4日至6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变与守正"研讨会在南京举 行。来自全国高校、企业等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共探人才培养与科技变革的深 ...
教育部发布两条新规 助力AI时代中小学教育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5 07:12
《指南》旨在以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实 现从认知启蒙到创新实践的素养发展: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 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同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 过去的AI基于用户的提示语来生成一段文本,但现在海量的中间提示语由AI自己通过搜索和推理完 成。AI的易用性和生成内容的质量直接提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今天的AI并不为 过。 但将AI引入教育,并不是"教编程"那么简单。《指南》指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普及技术原 理、应用场景和伦理安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基于此,《指南》明确了学生学什么、怎 么学,更对怎么保障、如何实施,确保 AI 教育既安全又落地。将"伦理安全"作为核心教学内容,要求 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规则。例如,在设计 AI 模型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算法歧视了某个群体,该怎 么办?"这种"批判性思维"比单纯的技术操作更重要。 5月1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 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 ...
张钹院士:人工智能时代,要培养个人的人工智能基础素养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4-13 0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揭牌仪式(主办方供图)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开展普及教育,鼓励、支持高校相 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2024年1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 能教育。 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从2025年秋 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4 月,广东省公开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2素养1纲要"方案,明确通过通识课的学习,逐步提 升学生的人工智能核心素养。 张钹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要达到几个目标,第一,正确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发展 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只有正确理解才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二,保持求知欲和好 奇心,技术革命越往前走,对人类能力的要求越高,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 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系主任尹霞介绍,AIGE研究中心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