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视觉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眼级仿生眼球?国防科大开发1.8克BES,实现微型化与功能集成度兼具!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8 00:00
然而,这类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与计算等多领域技术的高集成度智能微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 受制于传统运动部件的制造方法与驱动方式,视场调节机构的设计仍主要依赖 于 全刚性结构与微型驱动电 机。 此类结构通常体积较大(数十立方厘米)、重量较重(数百克),严重限制了机器人头部的有效负载能 力,并阻碍了其在对于尺寸、重量 更 为敏感平台(如紧凑型仿生机器人)上的应用。 因此,开发能够在光学成像系统、视场调节机构与目标识别算法之间实现协同优化与多维性能深度集成的仿生 视觉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该系统应兼具轻量化紧凑型结构、高分辨率成像能力、 大视场多自由度动态调节特性以及强大的环境适应性。 ▍ 开发 BES 视觉系统:实现具有人眼解剖学等效特征的仿生眼球系统 针对仿生视觉系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吴学忠教授与肖定邦教授团队受人类眼球 生理结构启发,研制出一种基于三自由度折纸机构的新型仿生眼球系统( BES ),成功突破了传统机电式仿 生眼球在物理尺寸与功能集成度之间难以权衡的技术瓶颈。 BES 在视场调节能力方面达到人眼水平,单眼视场范围超过 151.6° × 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