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形机器人又融资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1-22 17:40
关注投资家,⭐,您会收到最新推送 作者 | 投资哥 百达信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专注于创新疫苗佐剂研发与生产 近日,专注于创新疫苗佐剂开发与产业化的生物技术公司——重庆百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 已成功完成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领航新界资本领投。本轮所募资金将主要 用于加速公司化学合成QS-21等佐剂原料的GMP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进程,并进 一步拓展公司在新型佐剂领域的研发管线。(动脉网) 迈锐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赋能核药产业转化 近日,聚焦肿瘤与神经领域的创新企业迈锐迪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省科创投院士 基金、西部成果转化中心、咸阳财金、国生创新、迈锐可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精准可控高负载核药项 目开发及放射性药物中试平台建设。迈锐迪由四川大学微流控技术团队与华西医院核医学科专家联合发 起,致力于推动微流控技术在核医药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DoNews) 来源 | 投资家网 融资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领域 近日,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 老股东拾 ...
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行走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记者独家探访挑战现场
Xin Hua She· 2025-11-22 13:45
人形机器人一次最远可以走多少距离?近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智元"远征A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成功 斩获"人形机器人行走的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根据认证,"远征A2"全程行走距离为106.286公 里,成为该项目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0:00 本次挑战"远征A2"从苏州金鸡湖出发,跨省步行至上海北外滩,穿行于景区、市区、省道与国道,应 对柏油、瓷砖、盲道等多种复杂路况,展现了其在真实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可靠性。 记者:孙青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这次挑战对于人形机器人应用有哪些意义?完成挑战任务的"远征A2"如何评价它的这段旅程?新华社 记者此前独家探访了机器人世界纪录挑战现场。一起来看看吧! ...
科学与健康|算力助推!“AI+医疗”催生更多新场景
Xin Hua She· 2025-11-22 12:13
"大模型终端化部署,拓展端侧计算万亿级市场新空间"是本届大会发布的全球计算创新成就之一。"笑 熵01"正是博极生命科技通过大模型终端化部署打造的产品。这一机器人体形小巧但充满"智慧",具有 情绪识别、交流陪伴等功能。"传统低算力平台难以支持机器人进行快速交互,但我们现在采用国产华 为昇腾架构,应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产品和用户数据也更安全可控。"冯武介绍。 老龄化趋势下,机器人一方面可应用于家庭,另一方面可以应用在医疗尤其是康复领域。 新华社长沙11月22日电(记者常竣斐)在算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众多机器人产品、大模型技术正加速 布局,有望帮助解决更多康养、医疗问题。 "机器人的滑轮车底座就是一个本地化算力盒子,不仅能用于机器人,还能接入其他智能设备,可以说 是属于家庭的微型智算中心。"博极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武说。在11月20日至21日于湖南长沙举 办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上,该公司发布了最新情绪陪伴机器人"笑熵01"。 "算力的发展,有望让各种机器人深入生活场景。"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湘江说,"从 本届大会可以感受到,具身智能等新技术进入越来越多新场景,公众参与度也在提高。" "自兴AI ...
跨省徒步超106公里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人形机器人站上商用“十字路口”
智元机器人高级副总裁王闯在接受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希望通过这次 跨省"远征"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大部分供应链和机器人行业企业,还未完全考虑商用部署中会有 哪些挑战和问题,公司希望带动整个行业关注人形机器人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让机器人变成 人类非常可靠的伙伴。"只有身体强壮、大脑发达,机器人才能真正干好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做到跨省"远征",但落地到各式各样的具体应用场景仍有一段 距离。 人形机器人完成百公里"远征" "谁能想到,去年还步履蹒跚的机器人,今年已经可以跨省徒步超百公里了。"这是一位人形机器人行业 人士11月20日在观看智元机器人创下"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跨省行走"吉尼斯世界纪录后的感想。 当天,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 省行走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智元远征A2颁发了认证证书,正式确认智元远征A2全程行走距 离为106.286km,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Longest journey walked by a humanoid robot"吉尼斯世界 纪录 ...
机器人IRON“真人假扮”争议背后:何小鹏回应恐怖谷担忧
在高度仿生甚至趋近极度拟人化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竞赛中,"恐怖谷效应"无疑是一道绕不开的议题。 在采访现场,何小鹏强调,小鹏研发团队在调研中尤其关注"儿童视角":"我们特别在意小朋友怎么 看,我觉得从小朋友的感知去判断机器人亲和力,会更准确。"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学界的另一种观点——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对"恐怖谷效应"可能比成年人更敏感。 英国心理学家萨拉·伍兹曾让不同外形的机器人与儿童互动,结果显示:越接近人类外貌的形象越容易 让孩子产生攻击性或警惕感;而机械化风格明显的机器人反而更容易被视为友好。她的建议是:"给孩 子设计的机器人,最好别太像人。" 就在几天前的小鹏科技日上,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由于其高度拟人化的体态、动 作以及外形,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议对象。有网友直言:"这感觉不是机器人,而是一个真人在努力 扮演机器人。" 记者观察到,IRON最大的突破在于动作的自然流畅。研发团队通过增加脚尖的被动自由度,让其能以 轻柔、流畅的节奏走出类似"猫步"的姿态,步态甚至被比作"太空漫步"。更引人注意的是,IRON还呈 现出明确的"性别特征",这意味着小鹏在技术路线中选择了更接近真实人体的方向。 ...
地瓜机器人揭晓具身智能机器人大算力开发平台S600,傅利叶、加速进化等成首批战略客户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2 09:47
11月21日,以"无FUN不起浪"为主题的DDC2025地瓜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业界领先的机 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机器人面向具身智能时代机器人对端侧算力和开发效率的极致追求,宣布全 链路开发基础设施全新升级,前瞻揭晓具身智能机器人大算力开发平台S600,并宣布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正 式发布;全新推出覆盖数据闭环系统、具身智能训练场、Agent开发服务的"地瓜机器人一站式开发平台",以 软硬结合、端云一体加速机器人智能进化。 S600和一站式开发平台的推出,不仅是地瓜机器人全栈软硬件技术能力与规模化量产经验的集之大成,也标 志着其已构建起面向大算力通用具身机器人的软硬结合、端云一体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持续引领机器人开发 范式革新。大会上,地瓜机器人宣布傅利叶、加速进化、自变量机器人、星动纪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 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逐际动力、广汽集团等行业翘楚成为S600全球首批战略客户。 同时,地瓜机器人还宣布知行科技、天准星智、华勤技术、立讯精密、金脉电子、晨讯科技等汽车产业 Tier1 成为S600生态首批合作伙伴,将共同打造机器人控制器,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多元 ...
2025年头部企业累计订单超24亿,订单已破2万台,T链确定性或没国产人形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2 09:47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 11 月 15 日 报道, 特斯拉今年早些时候已决定停止与中国供应商合作 生产其在美国生产的汽车 , 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已经用其他国家生产的零部件替换了部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随着这个消息的发布,有产业界人士担忧将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和量产产生影响,但也有美国媒体很快 讽刺了这一想法,抛开中国供应链往墨西哥、泰国等地的小范围迁移以避开关税的换汤不换药策略不提, 一 度号称纯美国供应链制造的 K-ScaleLabs 成立仅 18 个月就宣布倒闭,证明了美国这种供应链脱钩的不切实 际。 其认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 马斯克 虽然 抛出了 10 年内成功部署 100 万台机器人的宏伟目标, 但 近 期特斯拉 依然 将 Optimus 的年产目标从 5000 台下调至 2000 台 , 这种不确定性,恰恰表明了美国对供应 链的信心不足。 反观中国国内,从订单来看, 行业已经迈过 PPT 造车的阶段,进入了拼大单的时期 。 据机器人大讲堂不完 全统计,截至目前 ,已有 8 家企业官宣斩获超亿元或千台以上订单, 包括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 、 乐聚、 智平方、星尘智能、松延动力、越疆 ...
王鹏会长受邀出席2025国际青年创新大会并演讲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22 08:55
2 0 2 5年1 0月2 0 - 2 1日,中国深圳——以"智创无界·融合共生"为主题的2 0 2 5国际青年创新大会 (Yo u t h Sc i e n c e Summit 2 0 2 5,简称YSS)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球青年 创新者、政要、专家学者及企业领袖的盛会,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科学促进会 联合主办,通过主旨论坛、分论坛、科技展览、跨界活动等多元形式,搭建起技术、资本与生 态的全球化合作平台,为全球创新生态注入新动能。 2 0 2 6年1月2 1日,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瑞士达沃斯举办! 本届峰会,由全球母基 金协会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www. c h i n a -f o f. c om,下同)承办。峰会行程安排将于2 0 2 6年 1月1 9日持续至2 0 2 6年1月2 3日。 本届峰会,是全球母基金行业久违的一次多边对话,将邀请百余位全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重 量级人物共聚一堂,共同商议跨越经济周期的奥秘,展望全球母基金行业发展的未来。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柳忠勤、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 ·霍克希尔德、联合国发 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发 ...
把具身机器人开发变简单,地瓜机器人S600与一站式平台双擎亮相
机器之心· 2025-11-22 07:03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时隔半年,地瓜机器人又带来了好东西。 11 月 21 日, 地瓜机器人 在深圳举办了以「 无 FUN 不起浪 」为主题的 DDC2025 开发者大会。相比于 AI 大模型领域的一路狂飙,机器人世界的革新更显脚踏实 地:既要搞算力,也要提效率;既要有平台,也要能落地。 这一次,地瓜机器人带来了两大重磅发布: S600 具身智能机器人大算力开发平台 和 一站式开发平台 ,全面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开发部署、场景验证再到商业 落地的全链路。 从硬件到云端,从平台到生态,地瓜机器人正将 「 软硬结合、端云一体 」 写进具身智能的底层逻辑,帮助机器人开发者告别重复造轮子,轻松踏上机器人的新 范式旅程。 地瓜机器人 CEO 王丛表示 : 「 具身智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全新生产力,重塑千行百业的效率边界。地瓜机器人致力于以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帮助广大客 户和开发者筑牢底座,打破行业普遍存在的重复造轮子问题,以更低门槛、更高的效能拥抱即将到来的全新时代浪潮。我们将与行业优秀伙伴共研共创,在技术 创新、应用开拓、生态赋能多方面紧密携手,加速具身智能的技术转化、场景验证,打通商业闭环。 」 地瓜机器 ...
DeepMind招募波士顿动力前CTO,哈萨比斯点赞宇树
机器之心· 2025-11-22 07:03
Core Insights - Google DeepMind has hired Aaron Saunders, former CTO of Boston Dynamics, indicating a strategic move into robotics and a notable talent return [2][3][6] - Saunders aims to address foundational hardware issues for achieving AGI's potential in the physical world [3][9] Historical Context - Boston Dynamics is currently owned by Hyundai, which acquired it from SoftBank, who purchased it from Alphabet in 2017 due to a lack of short-term commercialization prospects [6] - The return of a key figure from Boston Dynamics to Google highlights a cycl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tech industr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both "brain" and "body" in embodied intelligence [6][9] Industry Shift - Saunders notes a paradigm shift in robotics from high mobility to general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robots to perform a wider range of tasks [9] - The focus is on responsibly solving embodied AI challenges through collaboration with partners to overcome hardware limitations [9] Strategic Vision - DeepMind's CEO, Demis Hassabis, envisions Gemini as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physical robots, akin to Android for smartphones [11][13] - The goal is to create a versatile AI system that can operate across various robotic forms, including humanoid and non-humanoid robots [13]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onents and expertise required for building bipedal robots have become more accessible, with companies like Agility Robotics and Figure AI emerging in the market [14] - Chinese company Unitree Technology has surpassed Boston Dynamics in supplying quadrupedal robots for industries like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14] Future Outlook - Hassabis expresses confidence in a breakthrough moment for AI-driven robotics in the coming years, with Saunders' return seen as a crucial addition to achieving this vision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