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瞩目,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九月启幕!剑指国家级产业高地,重塑机器人创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6 00:00
2025年,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爆发的关键元年。 随着 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与智能控制等前 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不再局限于单一场景的初步应用,而是逐步具备多任务执行、自适应环境与协 同作业的能力,迈向量产应用的新阶段。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形成,中国凭借在硬件制造、算法迭代与市 场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已成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核心主导力量, 国产关键零部件如减速器、 伺服电机、 灵巧手 等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产业化、规模化生态正在迅速成型。 在这一背景下,湖北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科技与产业创新高地,展现出独特的系统竞争力。 依托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本地在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仿生结构 与具身智能等基础技术领域积累深厚,可快速构建 "产学研用"紧密联动的创新生态。 同时,光谷作为区域创 新极核,也已汇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覆盖具身智能、云计算与高端制造等关键环节。在省市两级政策的有力 引导下,企业积极拓展 人形 机器人落地应用,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线、走向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湖北在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和集聚力,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与创新 项目 ...
登顶《Science》子刊!芝加哥大学最新研究揭示,机器人伴侣能有效缓解儿童朗读焦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5 09:08
机器人,能否成为一种有效工具,帮助孩子减轻在社交场景中的焦虑感? 几名孩子坐在教室里,面对一个白色的机器人,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读手中的故事书。他们的声音起初有些颤 抖,但逐渐变得平稳、流畅。 这并非某 段短视频 Vlog 的拍摄现场,也不是什么 AI 教育广告的摆拍,而是一场严肃科学实验的真实记 录。 但朗读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分钟, 研究人员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心率监测仪乃至热成像设备,默默采集孩子们声音、心跳 甚至面部温度的细微变化。 直到所有数据传回分析系统,这场略带 "赛博朋克"氛围的实验,才暂告一段落。 而当研究者们煞费苦心设计实验,在数据中捕捉 孩子们情绪变化 的痕迹时,他们想测量的不只是一次朗读的 表现,而是另一个更深层问题的答案: ▍ 被忽略的 "朗读焦虑" 如果翻开一本教育学教材,你会发现 "朗读焦虑"是经常被忽略但却极其影响学习效果的情绪障碍。尤其对 8-11 岁的孩子来说,正是从"学习阅读"转向"通过阅读学习"的关键阶段。一旦在这个时期因焦虑厌恶阅 读,可能今后再也追不上了。 ▍ 如何 "看见"焦虑?研究 团队设 计了一场极其细腻的实验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些研究发现 , 孩子似乎更愿意 ...
拓斯达入局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5 09:08
近日,拓斯达 正式发布首款 轮式 人形机器人 ——" 小拓 " , 该机器人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 360 度全向 运动,基于公司在高端伺服领域的积累,以及拓斯达与智谱共同构建的预训练具身模型 COT-VLA 基座,可 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 拓斯达认为,当前在工业领域,尤其在厂房、车间,行业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干活的机器人,而轮式机器人更实 用,性价比更高,目前,依托对 15000 家工业客户的场景理解与技术积累,"小拓"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 验证。 9 月 14 日,拓斯达还表示,未来公司会围绕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技术三大底层核心技术持续投入,构 建"场景 + 数据 +AI "多驱动体系;依托运动控制及制造业场景数据优势,探索具身智能与工业场景融合,打 造 IT 与 OT 协同的创新生态。 ▍ 拓斯达的人形机器人布局 拓斯达于 2023 年开始布局具身智能,在高精度部件制造、核心工艺进阶、机器人整机集成等方面持续取得 进展。今年上半年,拓斯达先后完成了双臂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等产品验证和实地应用,为人形 机器人的机械臂本体硬件、运动控制系统以及端到端大模型等算法做出充足的准备。 目前,拓斯 ...
快讯|Agility Robotics全身控制基础模型揭秘;印度学校设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教学;日本7-Eleven试用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5 09:08
1、 日本7-Eleven试用机器人 外媒报道,日本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店7-Eleven已开始试用机器人员工,以解决该国严重的工人短缺问题。 该公司东京的一家便利店将率先测试这些自动机器人,它们可以执行堆放货架和清洁窗户等任务,该公司 希望未来能够全面推广该机器人。今年早些时候,7-Eleven还开始在东京的人行道上测试使用四轮机器人 的送货服务。目前,日本正面临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而且顾客年龄较大,难以前往商店。送货机器人试 验将持续到2026年2月,之后该公司将决定更广泛地推广该服务。7-Eleven运营主管Hiroki Takei在与当地 媒体分享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力,创造一个可以挑战自我、创造新的产品组合和 服务的环境。" 2、 优傲机器人推出UR8 Long UR机器人在芝加哥FABTECH展会上宣布推出其最新型号UR8 Long。该机器人专为高要求和空间受限的 工业应用而设计,现已开放订购,预计将于10月开始发货。UR8 Long拥有1750毫米(68.9英寸)的作业 半径和纤薄轻巧的设计,有效载荷为8公斤(17.6磅),同时在紧凑坚固的框架中提供出色的作业半径、 稳定性和精度 ...
5个月完成两轮大额融资!这家企业25Q2订单量暴涨4倍!超60+项目落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5 09:08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清宝机器人」近日成功完成数千万级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浙江德创企业管理有 限公司领投,宝山技术等跟投。值得关注的是,仅五个月前,清宝机器人刚刚获得由汉理资本投资的Pre-A轮 融资。短短数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清宝机器人成立于 202 1 年, 公司拥有 人形机器人头部表情系统、柔性关节运动控制、大模型驱动的自主 决策能力等多项核心技术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清宝发布全球首个共情头部系统,能够精准模拟人类微表情与情绪变化,迅速 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前,清宝机器人已快速完成 从 0到1的技术验证 , 产品已 在商业综合体、文旅景 区、医院、连锁咖啡店、直播间等多个垂类场景实现规模部署。 核心团队方面 , 清宝机器人创始人兼 CEO 王磊毕业于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清华大学领军工程博士 学位,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与大模型。 王磊 早期曾任职于西门子担任研发工程师,后任上市公司上海新时达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 202 1年王磊 创立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沈阳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新闻学院双聘教授,在人工智能、元宇 ...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北大团队用可解释模态分解方法赋能侧线感知,实现机器鱼高精度、多场景运动估计!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4 04:06
仿生学作为连接自然与工程的前沿交叉领域,正不断推动智能机器人系统的革新。鱼类在复杂水下环境中展现 出的卓越机动性和感知能力,启发了仿生机器鱼的设计与发展。然而,在水下环境光照不足、声学干扰频繁等 恶劣条件下,传统视觉与声呐传感技术常常面临性能瓶颈。相比之下,鱼类独有的 侧线系统 ——能感知周围 水流速度和压强变化——为水下机器人提供了全新的感知范式。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人工侧线系统( Artificial Lateral Line System, ALLS),用于模拟鱼类的感知 能力,广泛应用于流场感知、避障和多鱼协同等任务。但若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机器人还必须 准确估计 自身的运动状态 ,如速度、摆动模式和轨迹变化。对于自由游动的仿生机器鱼来说,因其推进依赖周期性摆 动,所引发的强流固耦合问题使得传统建模手段难以适用,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虽具精度,往往缺乏可解释 性与泛化能力。 ▍ 提出新框架,突破仿生机器鱼感知难题 针对这一挑战,来自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智能仿生设计实验室的谢广明教授团队 , 提出了一种 融合模态分解与物理建模的可解释、可泛化的数据驱动自运动状态估计框架。 该 方 法 基 ...
国家专项新突破!中国团队自主研发核磁兼容手术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精度!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4 04:06
当前, 神经系统疾病 已成为 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 。近年来, 脑肿瘤、帕金森病、强迫症、癫痫等常见脑 神经 功能性重大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的诊疗手段包括穿 刺活检、深部电极植入、射频消融、肿瘤切除和局部给药等。 传统框架式立体定向手术依赖术前影像与框架匹配实现手动 靶点定位 ,操作复杂且对医生经验要求较高;而 无框式非磁共振兼容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虽通过机械臂与术前影像实现 了自动靶点定位给 ,却因缺乏术中实 时影像与颅内环境监测能力,难以应对术中脑组织漂移等问题。 术中磁共振影像 ( MRI) 引导技术可在手 术过程中同步实现解剖结构与功能评估,动态适应组织形变并避开关键功能区,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多自由度 大范围运动与高精度定位难以兼顾、受限空间下长距离精准穿刺操作复杂,以及术中磁共振成像时空分辨率难 以同时优化等挑战。 此外,强磁场环境对机器人系统的材料、驱动与传感技术提出了严格的磁兼容性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智能机器人"专项设立"脑神经介入核磁兼容穿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 目。 该项目面向脑疾病精准治疗的迫切临床需求,聚焦驱动、感知、成像导 ...
π0.5宣布开源!这下机器人泛化难题有解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4 04:06
近日美国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旗下的VLA模型π0.5正式开源,π0.5最核心的能力在于,通过异 构数据协同训练与多模态数据融合,基于优化的模型架构,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现实场景下强大的泛化能力, 使其能理解任务语义、拆解复杂任务流程并精准执行动作。 ▍ π0.5开源模型都有哪些技术亮点? π0.5 的一大技术亮点是采用了异构数据协同训练的方式。该模型整合了来自多个机器人、高级语义预测、网 络数据等多种不同来源的数据,通过协同训练,能够让模型能够实现更广泛的泛化,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中的 机器人操作任务。在训练过程中,模型不仅能学习到物理技能的执行方法,还能理解每个技能背后的语义背 景,推断任务的高级结构,甚至可以从其他机器人那里借鉴物理行为经验。 此外π0.5能够将图像观察、语言命令、目标检测、语义子任务预测和低级动作等多模态数据示例进行融合。 这些数据不是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在训练中深度融合。比如,图像观察数据让机器人能识别环境中的物体 信息,语言命令数据帮助机器人理解人类意图,目标检测数据能让机器人快速锁定任务相关物体,语义子任务 预测数据可辅助规划任务流程,低级动作数据则 ...
又一家深圳机器人企业押注“电子皮肤”赛道!CTO拥有南开&国大(NUS)双博士背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4 04:06
Core Viewpoint - Zhengyu Industrial has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nzhen Feibose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marking its entry into the "electronic skin" sector, focusing on flexible tactile sensing technology for robots [1][2]. Company Overview - Zhengyu Industrial, founded in 1998, is one of the early companies in China to produce 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 shock absorbers, with main products including 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 shock absorbers, rubber damping products, and engine sealing components [4].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the mid-2025 financial report, Zhengyu Industrial reported a revenue of 1.356 billion RMB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39.62%.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119 million RMB,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420.67% year-on-year [6]. New Market Entry - The establishment of Feibosen Company aims to accelerate Zhengyu Industrial's strategic layout in embodied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sectors, ultimately maximizing investment value [2]. Technical Leadership - The company has brought in Dr. Dong Bo, a dual PhD holder, as a core technical leader for Feibosen. Dr. Dong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optical devices and has published over 140 academic papers and filed more than 30 patents [8][11]. Market Potential - The flexible tactile sensing system,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electronic skin," can simulate human skin perception and has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monitoring, smart wearables, robotics, and virtual reality. The market for electronic skin is gaining attention as embodied intelligence scenarios mature [2].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global flexible pressure sensor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6.8 billion USD by 2033,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12.1% from 2025 to 2033. Several listed companies, including Fulei New Materials, Jinghua New Materials, Hanwei Technology, GoerTek, and Shenhao Technology, are competing in the electronic skin market [12][18].
院士领衔!康养机器人研发商「如身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3 02:05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如身机器人」近日官宣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 +轮融资 , 本轮由道彤投资独家投资 完成,其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迭代、产品工程化落地、养老场景试点推进以及市场化前期部署。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如身机器人(全称: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23年6月,是一家专 注于智慧康养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致力于开发可实际进入家庭、服务于老年群体的智能康养机器人。 该公司聚焦康复健身与家庭服务两大领域,以模块化、高性价比及人机协作为技术方向,推动康复机器人产品 的研发与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块化力控关节和趣味化游戏内容,如身机器人构建了一套覆盖全康复周期与 多类场景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并计划逐步拓展至健身支持与家庭日常服务领域。目前,如身机器人总部设 于上海张江,在德国慕尼黑设有欧洲研发与运营中心,并在浙江嘉兴建有生产基地。 在核心团队方面 , 如身机器人 创始成员主要来自德国顶尖人工智能机器人院士研究所、港股上市公司微创 机器人以及欧洲独角兽企业 Agile Robots等行业领先机构。 公司 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创始人兼 CEO师云雷博士持有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