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镊技术

Search documents
诺奖技术国产化,光镊、光电镊如何重塑抗体开发、辅助生殖等医疗场景?
3 6 Ke· 2025-07-11 02:30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激光物理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时年96岁的阿瑟·阿什金 (Arthur Ashkin)凭借"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荣 膺该奖,成为史上最年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光学镊子"(Optical Tweezers,OT)简称光镊,顾名思义就是用光做成的镊子。光是它的材质,镊是它的作用。虽然光镊的名字里带"镊",但与传统镊 子需通过物理接触夹持物体不同,光镊是一种非机械接触式操控技术。其通过高度聚焦的激光束产生的力,像无形的镊子一样,精准操控细胞、病毒、 DNA等微小物体。 光镊的操控原理在于激光束产生的梯度力和散射力。梯度力如同磁铁吸引铁屑,将微小物体拉向光束中光强最强的中心区域;而散射力则像水流推动浮 萍,将物体沿着光束传播方向轻微推移。正是这两种力的精妙配合,使得光镊能够隔空"抓取"并移动目标对象。 光镊的突破启发了更多创新。2005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吴明教授团队受光镊启发,将光控电场引入微粒操控领域发明了光电镊技术(OET),并于 2011年创立Berkeley Lights公司开始光电镊技术的产业化,202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被仪器巨头布鲁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