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商业化边界

Search documents
回归公交服务初心,莫让“广告码”损害城市形象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7 05:32
"珠海公交吃相太难看了!"5月22日,一则质疑珠海公交乘车码存在广告诱导陷阱的视频,在网络 和珠海市民朋友圈刷屏。视频中,一位想刷码乘坐公交车的男子,在使用乘车码过程中,却被广告诱 导,办理了4个运营商付费业务,累计每月扣款50元。 在事件发酵后,尽管运营方回应称视频系"摆拍",并已下架相关广告,但由于公共服务过度商业化 的现象当下并不鲜见,事件的热度并未减退。 在公共服务领域,是否允许一定的商业化,又如何谨守边界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议题。 一个常识是,广告投放的确能带来一定收益,进而为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但假若分寸把 握失当,就可能本末倒置,悖逆了公共服务的初心。 公交作为城市重要的公益性服务,其乘车码本应是方便市民出行的工具,而非广告的"跑马场"。如 果乘车码频繁弹出广告,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耽误出行时间,还可能导致误操作,给乘客带来经济损 失,这与公交服务便民、利民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 有鉴于此,运营方需重新审视广告策略,减少干扰性设计,同时探索更可持续的运维模式,如财政 补贴与企业赞助结合。 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明确公共服务数字化的边界,制定严格的广告投放标准。哪些广告可以投 放、投放的位置和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