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侨机工精神
icon
Search documents
阿公珍藏在铁盒里的勋章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此起彼伏的轰炸声、泛黄的救国公债……走进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华人 博物馆,南侨机工展区瞬间将观众带回80多年前"一寸公路一寸血"的滇缅公路抗战硝烟中。 展区中最为醒目的,是展墙上的一幅"滇缅公路图",它展现了公路从缅甸腊戍蜿蜒北上直至昆明的线 路。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沿海港口尽数沦陷。20万滇西民众用钢钎凿穿碧罗雪 山、高黎贡山等多座天险,3000余人殒命筑路现场,在9个月内打通了这条全长1146公里的抗战物资运 输生命线。 当时,这条生命线急需大量技术娴熟的司机与机修人员。1939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出"国家需要 你"的号召,约3200名华侨青年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奔赴中国,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 团"(简称南侨机工),其中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 一面展墙的中央有一组黑白照片,画面上的青年们或西装革履或头戴礼帽,有的是在椰树下与家人合 影,看上去个个眼神坚定。"他们之中,有人谎称去邻国经商,有人留下'埋骨山河'的绝笔。"华人博物 馆执行主任林家豪介绍,1939年除夕,首批80名南侨机工先锋在鞭炮声中踏上征程,"机工们九死一生 的决心不仅源于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