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

Search documents
新研究绘制数千年人类传染病图谱
news flash· 2025-07-10 22:10
智通财经7月11日电,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从欧亚大陆214种已知人类病 原体中成功提取出古代DNA,绘制出跨越数千年的人类传染病图谱,完成了迄今为止关于传染病历史 的最大规模研究,为人与动物互动如何深刻改变人类健康格局提供了重要新见解。这项成果发表在9日 的《自然》杂志上,不仅揭示了人类与病原体之间漫长的博弈历史,也为未来公共卫生策略和疫苗设计 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新研究绘制数千年人类传染病图谱 ...
马钊 陈雁|出走?战时北平底层女性的生活抉择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0 05:41
为什么会关注到"弃夫潜逃"这样的事件,以及这些抛弃老公离家出走的女性? 我想在帝都的大历史框架中间,找到人的声音、人的足迹,又恰巧在北京市档案馆看到这样的一些历史档案的记录,这两者合到一起,最后写出 这样一本书。 1937-1949年,北平深陷重重危机。日伪的统治、战乱的动荡、经济的崩溃以及各种运动严重冲击着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秩序,百姓生活愈发艰 难,传统婚姻家庭关系也因此摇摇欲坠。《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借助于档案馆里保存的海量民国时期司 法案卷,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原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境况与内心世界 。对于档案中频繁出现的"通奸""诱拐""重婚"等法律案件,作者试图揭示其 背后的真实原因:战时经济失衡、粮食供应匮乏,使传统上依赖丈夫养活的妇女陷入绝境——种种犯罪行为,实则是她们迫于生存不得已采取的 自救手段。不同于同时代活跃在公共领域的精英女性,这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贫困妇女,只能借助于市井"潜规则",在法律和制度的缝隙中谋取 生路。 本文整理自6月29日在上海古籍书店举行的《弃夫潜逃》新书分享会。主讲人、《弃夫潜逃》作者马钊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 现为 ...
守护飞虎队历史 让残碑背后的家国记忆重新鲜活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9 01:41
甘云在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开幕式上分享华侨飞行员的故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供图) 自进入飞虎队研究会以来,甘云一直搜集和研究飞虎队史料,为牺牲的飞虎队队员和抗日空军烈士 寻找墓碑、确认身份。昆明中国空军公墓始建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设立的8个空军公墓之 一,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但因战乱等因素,许多墓碑早已被毁或掩埋,烈士身份难以辨认。10余年 里,甘云和研究会成员们搜集残碑和历史档案,甚至从水库淤泥中打捞断裂的碑文,逐步还原烈士身 份。 今年初,一位飞虎队飞行员的后代通过研究会提供的线索,在昆明寻获其父战友的安葬地。逝者家 人专程赶赴昆明,从公墓捧起一抔黄土带回江南故里。"每一块残碑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牵 挂。"甘云感慨道。这位英年早逝的飞行员没有子嗣,其侄孙多年来始终期盼能将长辈遗骸归葬故土, 但线索寥寥无几。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美国飞虎队后人来华时,甘云根据名册资料,带着他们参观驼峰航线纪念 碑、空军公墓以及祖辈战斗和牺牲的遗址。后人们双膝下跪、眼含热泪的场景让甘云久久无法忘怀。这 些后人曾向甘云表示,希望能举行美国青年来华交流活动,让美国青年了解两国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 对 ...
2025图博会 | 西文珍本:西方镜头里的老北京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0 07:19
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忠波介绍了《西文珍本》的学术价值,该书系统梳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百年来收 藏的145种西文珍本,涵盖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外国人记录的1000余幅北京影像。这些跨越英、 法、德、拉丁四语的文献,既有照片、版画,也有水彩画,首次以主题化编纂呈现清末民初的皇家建 筑、市井生活、庚子事变等十大门类,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跨文化视角。 王忠波特别提到,书中影像来源多样,既有专业摄影师作品,亦有士兵、学生等业余记录者的视 角,"这种多元性让历史呈现更客观"。 图书设计师林海波分享了创作中的"减法哲学":设计为内容服务,全书采用优质轻型纸张降低厚重感, 内页可180度平摊,确保翻阅无障碍;版式统一分栏,保留影像原始比例,甚至耗费一周时间逐张核对 高清原图替换。林海波透露,超厚书脊与天坛圜丘刷边设计象征历史厚重,而封面颐和园铜亭版画则传 递人文温度,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庄重而不压抑的视觉语言,让历史自己说话。 (原标题:2025图博会 | 西文珍本:西方镜头里的老北京) 2025年6月19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下称 《西文珍本》)设计美学分享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