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剪接

Search documents
水稻“作息表”被破解!科学家发现调控抽穗期的关键基因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0 05:54
光明网讯6月20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抽穗期的调控上取得重要进 展,相关成果于6月19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a-b:ELD1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水稻抽穗;c:ELD1与剪接体核心组分互作;d-e:ELD1调控OsCCA1可 变剪接;f:ELD1与OsCCA1,Hd1遗传关系验证;g:ELD1调控水稻抽穗期的模式图 研究发现,ELD1可与OsNKAP(哺乳动物NF-κB activating protein同源物)及多个核心mRNA剪接因子 互作。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ELD1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调控上千个基因的可变剪接,特别是在生物 钟核心基因 OsCCA1 上介导多个位点的剪接事件。分子与遗传分析表明,ELD1主要通过 OsCCA1-Hd1 通路影响水稻抽穗期。 来源:光明网 水稻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的关键性状,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 光照和温度不同,水稻的"作息时间"也得跟着调整。所以,找到调控抽穗期的基因,就好比掌握了水稻 生长的"遥控器",对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至关重要。 水 ...
昆虫可以“暂停”生命?我科学家破解其中奥秘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本报合肥6月4日电 (记者田先进)面对严冬、食物短缺等挑战,昆虫如何"暂停"生命,以"假死"状态 对抗恶劣环境?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耀辉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 新中心詹帅研究员团队,发现一个名为Cycle的生物钟基因在调控昆虫滞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揭开了 这一神奇现象的分子奥秘。这项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昆虫在地球上分布很广,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极地,抑或在干旱的沙漠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许多昆 虫演化出了一种生存策略——滞育,在特定时期给自己的生命按下"暂停键"。然而,昆虫种类众多,滞 育发生时期和策略多变,其中的遗传调控机制极少得到解析。研究团队以家蚕和玉米螟为研究对象,通 过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基因组编辑等一系列实验,发现昆虫滞育的关键在于生物钟基因。这个基因就 像"魔术师",能通过"变装"(可变剪接)产生3种不同的"变体"(A亚型、B亚型、C亚型),A亚型和B 亚型调控昆虫的昼夜节律,让其保持正常的作息。C亚型调控昆虫的滞育,使昆虫能够响应低温或短日 照信号,进入滞育状态。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调控机制在蛾类和蝴蝶中已保守存在了1.1亿 年。 该项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