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Search documents
王蒙说聊斋:两个段子,一个是奇闻,一个是妙悟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8-11 04:0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即使说"四十贯快花完了",也仍然带有如文本说的"调笑"性质,一切调笑都成了魔咒谶语?太恐怖了。 果然是管账目人的故事,管账的结果是将人生账目化,这倒不妨认为本文有点东方异化论的讽喻含义。 算账管账是由于人生生活的需要,但不是人生与生活的核心与目的。艰难有限的人生有还账感,是可能 的,但以生命付账,付完走人是异化与颠倒。人生还要享受生活,享受奋斗和还账的乐趣,享受奋斗克 难与成果。 过往有个人年老无子,为此请教一位高僧,僧人说:"你既不欠别人的,别人又不欠你的,怎么会有儿 子呢?大概说吧,有好儿子,是报应你的缘分;有坏儿子,是要你偿还必须还的欠账。生,不必多么喜 欢,死呢?也不必太悲伤。 短短一则小文字,两个段子,一个是奇闻,惊人警世,强调的是佛家的缘起与儒家的礼法;一个是妙 悟,万事通透,流露的是佛家的空无。后面论说更有佛家色彩,一方面是一切有因缘、因果、必定;另 一方面一切受想行识,祸福嗔爱,悲喜得失,一切实相都是非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四十千》插图 新城县王大司马,有位主管钱财账目的用人,他虽然不是什么官员,但家底不菲。一天,突然梦见一个 人急匆匆跑进家,对他说:"你欠的四十贯 ...
《四十千》:一切偶然皆必然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8-07 22:03
《四十千》插图 王蒙 新城县王大司马,有位主管钱财账目的用人,他虽然不是什么官员,但家底不菲。一天,突然梦见一个 人急匆匆跑进家,对他说:"你欠的四十贯钱,今应该偿还了。"问是什么意思,没有回答,直进内宅。 梦醒,得知妻子生了个男孩,心想得此子正是自己上辈子留下的孽债。于是,他把四十贯钱捆好,放在 一间屋内。孩子衣食医药所用的一切开销,都从这里支取。过了三四年,察看一下屋里的钱,还存有七 百钱,这回赶上乳母抱着孩子过来,他在孩子的身边叫着名字与儿子说笑,他说:"四十贯钱快花没 了,你也该走了吧?"说着,孩子脸色生变,头歪眼瞪,抚慰他时,已经断气。于是,取出剩下的钱, 买了治丧的用品,埋葬了孩子。 这件事可以算是对欠债者的告诫。 抱怨养活培育孩子之麻烦如同上辈子欠了账,不足为奇,平庸一般。但与孩子一亮明,孩子变脸歪头瞪 眼,嗝儿屁着凉,着实吓死人。 故事惊人,即使你坚信一切是命中注定,果由因生,似乎也还不能对于人生诸变反应得如此冰冷、严 酷、苛刻!除了欠账不欠账,父母与子女之间毕竟心连心,肉连肉,父母是生命的来源,子女是生命的 延续。 过往有个人年老无子,为此请教一位高僧,僧人说:"你既不欠别人的,别人又不欠你 ...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将承受严重的果报
财联社· 2025-08-07 10:31
据中国佛教协会消息,中国佛教协会网站8月7日刊发文章《坚持以戒为师推动我国佛教健康传承》。 全文如下 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严重违犯佛教戒律,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的消息,一经发布,舆论一片哗然。释永信不仅可能面临国家法律的严 厉制裁, 而且按照佛教因果报应的规律还将承受严重的果报。 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葬送了个人的法身慧命,而且败坏了佛教教风,侵蚀了 佛教健康肌体,破坏了出家人的社会形象,给佛教的健康传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痛定思痛,面对释永信所犯的严重错误及其恶劣影响,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以戒为师"遗诫的慈悲用心、高瞻远瞩与重大意义。 佛教四众弟子各有其所应持守的戒律。无论是出家佛教徒还是在家佛教徒,严持净戒都是个人觉悟解脱的根本、生起禅定和智慧的基础、长 养一切善法与功德的沃土。《佛遗教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圆寂前曾殷重告诫弟子:"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 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