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创伤症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一批“大厂受害者”,不在北上广
Hu Xiu· 2025-04-29 14:10
但大厂的光环褪去之后,是被工作吞没的生活。 作为西安某大厂前Hr(注:人力),阿白在离职前两年一直在接受心理咨询,"效率至上"刻入了她的生 活,情绪也变得急躁;31岁的前大厂程序员程林从北京大厂回到成都后,发现这里更"卷",晚上基本九 十点下班,回到出租房还得敲代码,失眠成了常态,体检结果里出现了"脂肪肝"。 去年被大厂裁员后,他们都选择了Gap year(注:间隔年)。Gap的时间成为了"大厂创伤症"的解药, 这些大厂人开始重新寻找、塑造自己的生活。 过去几年,许多互联网大厂在新一线、二三线城市等相继设立分部。在资源相对有限的非一线城市,这 些大厂的工作机会被视为打工人的天花板,也成为许多一线大厂人退居二线的"落脚地"。 重回求职战场,他们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一份不卷的工作,保障有收入。手握大厂履历的他们也曾信 心满满,但在一次次被拒绝后,他们发现,不仅Gap、年龄是求职的门槛,曾经大厂带来的光环,如今 也成了桎梏。 一、不好意思,不太合适哦 找工作一个月后,35岁的前大厂Hr阿白失眠了。凌晨四点,她依旧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反复的 都是一句话——"不好意思,不太合适哦"。 对方是西安一家上市互联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