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离职引流套路
icon
Search documents
警惕“大厂离职”背后的这种套路
Xin Hua She· 2025-11-16 01:43
新华社消息,"25岁的我勇敢从大厂离职""37岁,年薪百万,我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从大厂裸辞两年 的我,如今过得怎么样"……近期,"大厂离职"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但与此同时,有人虚构大厂前 员工、高管身份,通过"蹭大厂流量"提供名不副实的服务,以求实现商业牟利。 发现相关情况后,涉事教育公司被诉至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法院认为,被告行为在客观上欺 骗、误导消费者,易对相关公众造成认知偏差,增加了公众选择服务提供者时的决策成本,同时抢夺了 同行业其他经营者的公平交易机会,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了经营者与相关公众的合法权 益,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今年7月,法院判决被告在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因侵权行为对原告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向原告支付经 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万元。 抖音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虚构公司前员工身份对外引流获利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期, 又有人以公司高管名义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注册账号引流,对外开展培训并收取高额费用。"经内部核 实,此人连公司试用期都未通过,却对外声称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我们去年通过多种方式对外辟谣冒充骑手和前员工的事件超过100起。"一家外卖企业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