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干地支纪日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何推算三伏天(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夏 至 "夏至三庚数头伏"。具体而言,初伏的启动点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延续10天,进入中伏。末伏的第 一天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立秋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末伏也标志着三伏天即将 结束。初伏与末伏之间的时段就是中伏。中伏的起始点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由于"庚日"的循环周 期是10天,若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若有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这种变化 使得三伏天的总时长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 以2025年为例:夏至为6月21日,此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庚午日(6月30日),第二个"庚日"是庚辰日 (7月10日),第三个"庚日"是庚寅日(7月20日),这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初伏持续10天,为7月20日 至7月29日。中伏起点为庚子日(7月30日),即初伏后的第一个庚日,至8月8日,共10天。立秋为8月7 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8月9日),末伏即为8月9日至8月18日,持续10天。今年的三伏 天总时长为30天,属于"短三伏"。 这种穿越千年的推算体系,不仅是中国传统历法的活化石,更展现了古人将天文观测、气候规律与生活 实践相结合的卓越智慧。从现代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