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份

Search documents
一位悲观主义作家的爱情
Bei Jing Wan Bao· 2025-06-27 07:01
▌付杰 HEF HALL 托芙·迪特莱弗森如今已是丹麦国宝级的女作家,但她的成长经历并不十分愉快。1917年她生于哥本哈 根一个十分普通的工人家庭,一生有过四次婚姻,对女儿、妻子、母亲这三重身份必然深有体会。因此 她的小说几乎都聚焦于关于婚姻、家庭、爱情、亲情等常见的主题,尤其是塑造了多个受制于丈夫、受 缚于婚姻的女性形象。毫无疑问,这些故事很难靠想象去完成,正是因为切身的体验,迪特莱弗森才能 以"体验派"的感同身受和"方法派"的写作技艺,将其描述得如此真实、精准、细腻且残忍,甚至可以 说,她是一个对婚姻彻底失去幻想的悲观主义者。 去年,迪特莱弗森的《哥本哈根三部曲》被引进国内,在这部自传作品中,迪特莱弗森采取了十分坦诚 的姿态,以实在的自剖和自反将自己的过往人生娓娓道来:她的家庭、爱情和写作,以及不回避、不修 饰的那些极为私人的领域,包括对成名的渴望、堕胎、嗑药等,呈现了一位女作家特立独行的例外人 生。见识了迪特莱弗森非虚构写作的深厚功底后,今年她的虚构作品《面孔》《邪恶的幸福》又与国内 读者见面了,我们可以从这两部小说中,重新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艰辛的生活和坎坷的命 运,以及她又是如何以文字为武器 ...
我60岁的妈妈想自杀
3 6 Ke· 2025-05-21 00:4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指出,我国近1/4老年人正与孤独感抗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消息,老年群体 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抑郁和焦虑,并且女性抑郁症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 一条对话了三位受访者,她们的妈妈、外婆和奶奶在迈入老年时期后,或出现抑郁情绪,或被确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溯其归因,一个结构性困境逐渐 浮现:"妻子""母亲""儿媳"的传统家庭身份,在数十年间成为了她们的人生主轴,埋下创伤的伏笔。而时代赋予的集体记忆,也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 烙印。 同时我们发现,在这些年长女性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其他女性角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家族女性如何彼此治愈、互相托举的故事。 她是妈妈、是妻子、是儿媳 沃琳妈妈的住院病历 沃琳今年42岁,正在杭州自主创业。去年八月,她接到宁波老家的电话,说妈妈要自杀。 赶到家的第一眼,就是几个亲戚按着妈妈手脚的画面,妈妈的呼吸急促,胸口起伏严重,像是缺氧。当晚,沃琳紧急在手机上查询医院,又托人打听,和 所有亲戚合力把妈妈"押送"到了杭州的医院。 "你不压着她,她就要开窗跳车,随时随地要结束生命。" 后来沃琳才知道,妈妈的自杀倾向已经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