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

Search documents
我国拟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着力完善议事协商规则
news flash· 2025-06-24 08:34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居民委员会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 议审议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着力完善议事协商规则,强化工作保障,进一步发挥居民自 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修订草案调整居民委员会设立标准,将现行法规定"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 范围内设立"修改为"一般在一千户至三千户的范围内设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适当范围内设 立"。在选举制度方面,修订草案规定增设居民选举委员会,明确其组成、产生及职责;增加选民登记 的规定,明确户籍不在本社区但在本社区常住的居民、在本社区工作六个月以上的社区工作者可依法参 加选举。根据目前社区规模普遍较大的实际,修订草案明确降低提议召集居民会议的法定人数要求,便 于居民会议召开;增加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居民代表会议召开;增加居民委员会组织民主协商的专 门条款,规范协商事项、主体、协商形式和程序以及协商结果的落实,使群众的诉求表达更加充分顺 畅、更加直接有效。(央视新闻) ...
长沙50岁老楼就地变“优居”
Chang Sha Wan Bao· 2025-05-15 11:23
与传统危房改造不同,该项目首创"全过程代办代建"服务体系。从户型设计到施工管理,从奖补申领到 产权办理,中铁城建集团为居民量身定制27项"打包式"解决方案,涵盖工程报批、材料采购、质量监理 等全流程。"我们不用跑部门、不用管施工,连装修材料都是和邻居们一起选的。"居民周伟指着封顶的 新楼说,82平方米和112平方米两种户型均采用绿色建材,首层防潮设计、屋面坡顶排水系统及适老化 设施,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安居更宜居"。 政企协同跑出建设"加速度"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成立5人危房重建业委会,全程参与资金监管、施工单位遴选等 关键环节。"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公示,每一项决策都投票。"业委会主任戎宪鸣介绍,从2024年5月全体 居民签字同意重建,到11月23日危房拆除,再到今年2月正式动工,社区、街道和代建单位通过多次议 事会、数十轮入户沟通,最终实现"零纠纷"推进。这种"居民自治+专业代建"模式,不仅破解了资金筹 措难题,更让居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5月12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的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主体封顶,这是长沙市首个危房拆 除重建全过程代办代建项目,预计今年7月建成交付。 ...
萧山临浦:“饭架十八匠” 织就治理新图景
Hang Zhou Ri Bao· 2025-04-28 02:29
今年,社区服务再添新引擎——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邻・魔方"服务综合体正式开放。这座三层 建筑像魔方般灵活多变,集便民服务、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站 式"幸福空间。居民可用积分兑换服务,老年助浴、工具借用等项目全免费。 每月10日是社区固定活动日,"同心铺"内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吴焕红的修鞋摊准时出现在这里,雷 打不动地为居民免费修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吴焕红憨厚笑道。在山阴街社区,有越来越多 像吴焕红这样的"匠人党员",正用一技之长转动社区服务的"魔方",让老城生活焕发新活力。 焕红还有另一重身份——党员。早在1995年,他就在家乡丽水入党,即便后来成为流动党员,初心 始终未改。"党员就该像鞋钉,哪里需要就铆在哪里。"社区组织志愿活动,他总是积极响应,清扫街 道、义务修鞋、探望老党员……2022年,社区成立"饭架十八匠"便民服务队,他主动报名,成为其中一 员。 吴焕红的志愿故事,是山阴街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的缩影。面对老小区无物业、基础设施陈旧等难 题,社区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破局,打造"饭架老街坊"治理品牌,成立"饭架十八匠"便民服务队, 汇聚党员、手艺人、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