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柳

Search documents
“最上川”:我们为什么写起了俳句?
Hu Xiu· 2025-05-08 14:07
我们缘何了解俳句,又为什么写起了俳句?在《复旦人周报》的问卷调查中,有人从教科书中读到了这一体裁,有的人结识俳句则是出自对日本文学的兴 趣,不过更多同学还是从近期互联网上流行的俳句创作风气中知晓了这种文艺形式。"搞笑""记录生活""和朋友对诗""记录生活日常""参加社交平台创作比 赛"……同学们写下俳句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 俳句早已超越典籍中的符号,逐渐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文化实践。而它的前世今生,或许能为这场现象级的传播提供更深层的注解。 上溯百年事/俳句究竟从哪来/古人怎么写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副教授邹波在接受《复旦人周报》采访时介绍,在俳句(はいく)之前,日本比较流行的诗歌创作形式叫和歌(わか),它 以"短歌"("五七五七七"音节格式)为主流,起源于日本奈良时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核心表达形式。 "路过光华楼/拼尽全力挡妖风/芜湖起飞了" "清晨闹钟响/艰难起床刷早锻/小程序崩了" …… 来自日本的俳句,正在中文社交平台焕发新生。 这种看似随意的三行短句正以"五七五"的音节格式,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全新载体。从对日常生活的吐槽,到对社会热点的评论,甚至只是硬要把一句 话换行成三句说……短短的三行文字间似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