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外包

Search documents
通过社交平台把工作“外包”?小心背后的法律“暗礁”
Ren Min Wang· 2025-04-29 00:59
近期,社交平台流行一种"工作外包"现象,即职场工作者通过社交平台将其部分或全部本职工作委 托给他人来完成,再向受托人支付一定报酬。现实生活中,通过社交平台把工作"外包"一定程度上可以 帮助职场工作者减负并创造就业机会,但其背后暗藏诸多法律风险,需加以注意: 一是知识产权归属不明。实践中,为了尽快完成工作目标,职场工作者在将本职工作"外包"时通常 更关注"外包"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职场工作者在与受托人达成约定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工作内 容、交付时间、价格等方面而忽视对知识产权归属的明晰。这可能导致双方就工作成果涉及的知识产权 归属问题产生法律纠纷,如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等。 二是可能面临泄密风险。在"外包"过程中,受托人可能因工作需要有机会接触到委托人提供的未公 开的工艺流程、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一旦受托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泄露委托人提供的商业秘密,或 是将其用于牟取私利,委托人将会遭受大量损失。而且,在"外包"的"掩护"下,此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 为较为隐蔽,委托人一般难以察觉。 三是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外包"大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入门槛,平台上 的受托人资质参差不齐,其服务质量无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