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

Search documents
国网沈阳供电:不惧“烤”验带电作业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7-10 09:56
7月9日,小暑第三天,辽宁沈阳,室外气温已达35℃。沈阳市沈河区联盛南巷欢乐人家小区旁开来了几辆电力工 程车,车上下来的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电力人员立刻开始装设安全围栏,将两辆9米长的绝缘斗臂车围得严严实实,准备 开始作业。 "这是今天的第二个作业,面对高温,我们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江鑫介绍。为了预防作业人员中暑,他们 动态调整作业计划,采取错峰作业,尽量避免在气温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进行高强度作业。同时将复杂的、耗 时长的复杂带电作业拆分成多个小任务,严格执行"做二歇一"或"做一歇一"等制度,缩短单人单次连续作业时间,增 加休息频次,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连续作业。 在现场,斗臂车上的带电作业人员都需要穿着绝缘服,佩戴纯棉手套、绝缘手套、羊皮手套三层手套。其中,光 是工作服和安全带,就要近10斤的重量,每个人需要在此负重的前提下完成操作任务,这无疑是对技术和体力的双重 考验。 "这是要干啥啊,俢电吗?"在一旁乘凉的大爷看到这个阵仗,手里的蒲扇不禁停了下来。"放心,大爷,这是带电 作业,不停电。"此次作业的工作负责人江鑫看出了大爷的顾虑,笑呵呵地回答。 没一会儿,带电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便已完成。今天的作业任 ...
技术攻关,练就带电作业新技能(工匠绝活)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8
2010年,佟明考入鞍山供电公司,成为输电带电作业班的一员。在跟着老师傅学习的过程中,他总是主 动尝试登塔等高空作业,锤炼业务本领。"登塔意味着要到30多米的空中,踩着绝缘软梯作业。"佟明回 忆,"进入强电场中,头上的放电声噼啪作响,蓝色的电弧在导线上快速扭动。无论冬夏,一次作业下 来,汗水总会浸透工作服。" 边工作边思考,佟明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改造上。"带电作业的滑车没有封门,这会对 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佟明仔细研究了滑车的结构和原理,研制出"可地面挂拆的 封门自锁滑车",实现传递绳滑车地面挂拆作业,作业时滑车封门自动闭锁,作业结束后拆滑车时封门 开启。有了这个工具,挂传递绳作业时间缩短50%以上,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都得到了提高。 结合新技术,解决工作难点。在一次探伤作业中,佟明和老师傅爬上50多米高的铁塔,用40多斤重的X 光设备对耐张线夹进行检测,前后一共花了两个多小时,而像这样需要重点检测的耐张线夹在鞍山有 926个。 佟明,1989年5月生,辽宁锦州人,国网鞍山供电公司高级技师、输电工区副主任。2010年参加工作以 来,他扎根作业一线,带领团队研制同体共轴螺栓安装工 ...
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电网升级“零感知” 技术赋能惠民生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5-28 16:34
近日,在濉溪县双堆集镇李湖西、周于配电改造工程现场,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双堆中心供电所带电作业人员身穿绝缘 服、头戴安全帽,熟练操控绝缘斗臂车缓缓升空,逐步靠近带电线路,开展带电搭火作业,这是双堆供电所首次独立自主完成 10kV线路带电作业,将台区升级改造与带电作业协同,实现台区升级"零感知",用技术赋能居民生活。 【责任编辑:刘澄谚 】 图二:5月21日,濉溪县供电公司专业人员指导双堆中心供电所开展带电作业。储运涛摄。 目前,通过多轮次帮扶指导,濉溪县供电公司南坪供电所、双堆供电所已具备自主开展带电作业能力,大大提升了濉溪县 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承载力。 图一:5月21日,双堆中心供电所带电作业人员正在开展带电作业。储运涛摄。 今年来,濉溪县供电公司坚持"少停多供、能带不停"的原则,充分实施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长及范围,完成带电作业次 数1281次,同比增加79.53%,实现配网优化和客户供电"两不误"。 下一步,濉溪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大力开展不停电作业和综合检修,持续指导、提升供电所不停电作业能力。力求以高标准 的不停电作业,为濉溪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双堆镇原罗集113线路 ...
西南地区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在川完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8 15:31
此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完成,标志着国网四川电力在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领域的技术突破, 有效提升了四川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为夏季电力可靠供应提供了坚强支撑。(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次发现的销钉缺陷在导线与绝缘子串连接处,距离地面有48米高。作业团队采用"无人机+小飞人"智 能辅助手段直达,即通过无人机将绝缘导轨绳和后备保护绳挂设在高空导线上,形成升降通道,再 用"小飞人"将作业人员提升至缺陷点位。相比传统作业方式,"无人机+小飞人"免去了传统爬塔、横担 转位等工序,高空作业人员从"爬楼梯"升级为"坐电梯",仅需5分钟就能直达,作业人数由原来的3至4 人缩减为1人,单次作业可节省2小时左右的登塔时间,实现作业安全和质效双提升。 中新网成都5月28日电 (刘忠俊李威王志奇)"报告负责人,161号塔销钉缺陷已消除,请求退出电场。"5 月28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一名电力工人身着表面电压达1000千伏的绝缘屏蔽服,成功消除川渝 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天府南至成都东输电线路缺陷,标志着川渝特高压工程首次1000千伏带电作业 顺利完成,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开展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