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盲视

Search documents
一位在北大留过学的日本女学者如何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女性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4 06:24
2025年是《新青年》杂志诞生110周年。彼时的先贤们将青年喻为"初春""朝日",强调青年需"厚植反抗封建桎梏的精神",鼓励青年"以青春之 我,创建青春之家庭、国家、民族",号召青年成为"新社会之创造者"。 《少女中国》、《少年中国》内封 今年4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组织编译出版的宋明炜著《少年中国:民族青春与成长小说(1900—1959年)》、滨田麻矢著《少女中 国:"女学生"的一百年》,分别从"少年"与"少女"这一对既相互关联又存在微妙差异的性别化视角切入,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细细品读与对 作者人生经历的互文观照,为读者打开了理解百年中国文学与文化中"青春想象"的深邃通道。 《少女中国》的作者滨田麻矢女士,1969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现为神户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小说中的性 别表象,除以张爱玲为中心的女性作家研究以外,在当代中国文学、美国华裔文学等方面也有著述。2013年荣获日本中国学会奖。 滨田麻矢认为,在近代女子教育开始发展的背景下,少女们离开原生家庭,有了自我探索的机会,去决定未来的生活方式。她在《少女中国》一 书中依托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从"五四"开始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