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责任
icon
Search documents
心理学|心理边界,谁的情绪谁负责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7 00:49
其次是表达,要用"我"句式守护主权。拒绝时可以说:"我理解你的难处,但我现在需要先照顾好自 己。"(聚焦自身需求)面对指责时可以说:"你的情绪让我感到压力,我们可以聊聊你的想法 吗?"(将责任交还对方)设定规则也很重要,比如:"每周我只能回答三个非工作时间的问题。"(明 确界限) 第三是行动,要从小事开始练习"不"的艺术。在低风险场景中,可以拒绝推销电话、退出不喜欢的聚 会。在高风险场景中,要对伴侣的过度依赖说"不",对父母的控制性关心划清界限。还可以进行进阶练 习,写下"我的情绪责任清单"——哪些情绪由我负责?哪些与他人无关? 最后是修复,当边界被打破时,要有应对策略。短期策略是暂时离开冲突场景,用深呼吸平复情绪。长 期修复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探索边界模糊的根源(如童年创伤),重建内在安全感。 (原标题:心理学|心理边界,谁的情绪谁负责)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朋友的倾诉变成了对我们的情绪绑架,家人的需求压垮了我们的边界,甚至 陌生人的评价也能掀起内心的惊涛骇浪。究其根源,是我们误将他人的情绪视为自己的责任,用"拯救 者"的姿态背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包袱。 有心理学家曾说:"边界是定义我们从哪里开始、别人在哪 ...